野麋馴杖履,幽桂出榛菅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訪張山人得山中字二首》
魚龍隨水落,猿鶴喜君還。
舊隱丘墟外,新堂紫翠間。
野麋馴杖履,幽桂出榛菅。
灑掃門前路,山公亦愛山。
(張故居為大水所壞,新卜此室故居之東。
)萬木鎖云龍,(山名。
)天留與戴公。
路迷山向背,人在瀼西東。
薺麥余春雪,櫻桃落晚風(fēng)。
入城都不記,歸路醉眠中。
注釋參考
野麋
獐。 唐 王建 《隴頭水》詩:“ 隴 東 隴 西多屈曲,野麋飲水長簇簇?!?唐 白居易 《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》:“野麋斷羈絆,行走無拘攣。”
杖履
(1).老者所用的手杖和鞋子。 唐 李商隱 《為山南薛從事謝辟啟》:“方思捧持杖履,廁列生徒;豈望便上仙舟,遽塵蓮府?!?清 錢謙益 《祭都御史曹公文》:“儼觚稜之在望,撰杖履其奚從?”
(2).對老者、尊者的敬稱。 宋 蘇軾 《夜坐與邁聯(lián)句》:“樂哉今夕游,復(fù)此陪杖履?!?明 張煌言 《祭建國公鄭羽長鴻逵文》:“千里片鴻,經(jīng)年尺鯉,北顧旌旗,南詢杖履?!?清 姚鼐 《復(fù)曹云路書》:“賢從子謂杖履秋冬或來郡,然則不盡之意可面陳?!?/p>
(3).謂拄杖漫步。 唐 朱慶馀 《和劉補(bǔ)闕秋園寓興》之三:“逍遙人事外,杖履入杉蘿?!?清 曹寅 《讀梅耦長<西山>詩》詩:“杖履凌云巔,行歌弔龍宅?!?/p>
榛菅
叢生的茅草。 唐 韓愈 《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》詩:“稱多量少鑒裁密,豈念幽桂遺榛菅。” 宋 范成大 《晚步吳故城下》詩:“意行殊不計(jì)榛菅,風(fēng)袖飄然勝羽翰。” 清 顧炎武 《元日》詩:“空山寂無人,獨(dú)來拜榛菅?!?程善之 《擬古》詩:“君家盛桃李,那不遺榛菅?!?/p>
蘇軾名句,訪張山人得山中字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