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深冰亦厚,滉蕩鋪寒玉
出自宋代蘇轍《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四冰池》:
水深冰亦厚,滉蕩鋪寒玉。
好在水中魚,何愁池上鶩。
注釋參考
滉蕩
(1).高遠(yuǎn)貌。 唐 韓愈 《南內(nèi)朝賀歸呈同官》詩:“滉蕩天門高,著籍朝厥妻?!?/p>
(2).搖晃,波動貌。亦指波動之水。 唐 李群玉 《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長沙東湖》詩:“綵舟浮滉蕩,繡轂下娉婷。” 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十三:“斜日秋煙,滉蕩百里?!?/p>
寒玉
(1).玉石。玉質(zhì)清涼,故稱。 唐 白居易 《苦熱中寄舒員外》詩:“藤牀鋪晚雪,角枕截寒玉。”
(2).比喻清冷雅潔的東西,如水、月、竹等。 唐 李群玉 《引水行》:“一條寒玉走秋泉,引出深蘿洞口煙?!?唐 李賀 《江南弄》詩:“ 吳 歈 越 吟未終曲,江上團(tuán)團(tuán)帖寒玉?!?宋 呂渭老 《念奴嬌·贈希文寵姬》詞:“暮云收盡,霽霞明高擁一輪寒玉?!?唐 雍陶 《韋處士郊居》詩:“門外晚晴秋色老,萬條寒玉一溪煙?!?/p>
(3).比喻容貌清俊。 前蜀 貫休 《題淮南惠照寺律師院》詩:“儀冠凝寒玉,端居似沃洲。”
蘇轍名句,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四冰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