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白居易《夢仙》:
人有夢仙者,夢身升上清。
坐乘一白鶴,前引雙紅旌。
羽衣忽飄飄,玉鸞俄錚錚。
半空直下視,人世塵冥冥。
漸失鄉(xiāng)國處,才分山水形。
東海一片白,列岳五點青。
須臾群仙來,相引朝玉京。
安期羨門輩,列侍如公卿。
仰謁玉皇帝,稽首前致誠。
帝言汝仙才,努力勿自輕。
卻后十五年,期汝不死庭。
再拜受斯言,既寤喜且驚。
秘之不敢泄,誓志居巖扃。
恩愛舍骨肉,飲食斷膻腥。
朝餐云母散,夜吸沆瀣精。
空山三十載,日望輜軿迎。
前期過已久,鸞鶴無來聲。
齒發(fā)日衰白,耳目減聰明。
一朝同物化,身與糞壤并。
神仙信有之,俗力非可營。
茍無金骨相,不列丹臺名。
徒傳辟谷法,虛受燒丹經(jīng)。
只自取勤苦,百年終不成。
悲哉夢仙人,一夢誤一生!
注釋參考
骨相
(1).指人或動物的骨骼、形體、相貌。 唐 韓愈 《韶州留別張端公使君》詩:“久欽 江總 文才妙,自嘆 虞翻 骨相屯?!?清 黃遵憲 《度遼將軍歌》:“人言骨相應(yīng)封侯,恨不遇時逢一戰(zhàn)?!?/p>
(2).指花木枝干的姿態(tài)。 宋 楊萬里 《芭蕉》詩:“骨相玲瓏透入窗,花頭倒掛紫荷香?!?茅盾 《櫻花》:“它沒有梧桐那樣的癩皮,也不是桃樹的骨相,自然不是楓--因為楓葉照眼紅的時候,它已經(jīng)零落了?!?/p>
(3).內(nèi)里;實質(zhì)。《醒世恒言·兩縣令競義婚孤女》:“常言道:佛是金裝,人是衣裝。世人眼孔淺的多,只有皮相,沒有骨相。”
丹臺
(1).道教指神仙的居處。《藝文類聚》卷七八引《真人周君傳》:“子名在丹臺玉室之中,何憂不仙?” 唐 白居易 《酬趙秀才贈新登科諸先輩》詩:“君看名在丹臺者,盡是人間修道人?!?元 無名氏 《翫江亭》第一折:“貧道德傳於世,天上天下,三界十方,登仙得道,名記丹臺,方得成道?!?/p>
(2).指 呂洞賓 煉丹臺。在今 杭州 北高峰 南。 清 梁章鉅 《浪跡叢談·西湖紀(jì)游詩》:“更矜腰腳健,直躡 丹臺 巔。”
(3).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載, 秦 時,蜀寡婦 清 守先人丹砂礦穴,擅其利而顯富, 秦始皇 許為貞婦而客遇之,為筑 女懷清臺 。后以“丹臺”為寡婦而富有資產(chǎn)的典故。 唐 陳子昂 《唐故袁州參軍李府君妻清河張氏墓志銘》:“夫人狥 黔婁 之貞,闕丹臺之產(chǎn)。孀居永日,蓬首終年?!?/p>
(4).紅色的樓臺。 唐 沉佺期 《和元舍人萬頃臨池玩月戲為新體》詩:“春風(fēng)搖碧樹,秋霧卷丹臺?!?/p>
(5).指古代帝王為功臣繪制畫象的臺閣。 漢 有 云臺 , 唐 有 凌煙閣 ?!斗馍裱萘x》第七九回:“青史標(biāo)名真義士,丹臺像列是純良?!?/p>
白居易名句,夢仙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桔子壁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