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扃瞭如燭,肯蔽耳目官
出自宋代陳文蔚《永邑楊君鑒子明譬齋讀書將從事於古人為己之》:
人性靡不性善,因物性始有遷性。
本體性遭剝蝕,如鑒塵所昏。
疇昔均秉彝,善端本綿綿。
既茂閑邪功,誠心所由存。
若為用力地,格物居其先。
萬珠一理貫,洞然見本根。
表里俱澄澈,斷斷義理分。
言動中倫慮,狂愚詎同論。
彼哉迷復子,一自萬里奔。
認贅以為嫡,未嘗知反觀。
君子審取舍,不容涇渭渾。
中扃瞭如燭,肯蔽耳目官。
中庸示明訓,一言會其元。
注釋參考
中扃
(1).謂閉鎖內(nèi)心,欲望不生?!痘茨献印ぶ餍g(shù)訓》:“中欲不出謂之扃,外邪不入謂之塞。中扃外閉,何事之不節(jié);外閉中扃,何事之不成。”
(2).指內(nèi)心。 宋 陸游 《學道》詩:“精神生尺宅,虛句集中扃?!?/p>
(3).猶禁中,皇帝所居之處?!睹魇贰S尊素傳》:“陛下厭薄言官,人懷忌諱,遂有剽竊皮毛,莫犯中扃者?!?/p>
(4).中門。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滇游日記二》:“忽山間一孔高懸,直透中扃,光明如滿月綴云端,真是天門中開。”
耳目官
(1).指耳、目兩種器官?!睹献印じ孀由稀罚骸岸恐俨凰?,而蔽於物?!?楊伯峻 注:“耳朵眼睛這類的器官不會思考,故為外物所蒙蔽?!?/p>
(2).借指負責視聽的親近侍從之臣。《書·冏命》:“爾無昵於憸人,充耳目之官。” 孔 傳:“汝無親近於憸利小子之人,充備侍從,在視聽之官。”
(3).專稱御史。《新唐書·韓琬傳》:“御史乃耳目官,知而不言,尚何賴?”《新唐書·韋思謙傳》:“耳目官固當特立,鵰、鶚、鷹、鸇,豈眾禽之偶?”
陳文蔚名句,永邑楊君鑒子明譬齋讀書將從事於古人為己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