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長安,隔關山,別郎容易見郎難
出自元代佚名《【仙呂】八聲甘州_杯中酒冷,》:
杯中酒冷,鼎內(nèi)香消,臺上燈昏。
夜間人靜,書齋中半掩重門。
愁靠芙蓉繡。
枕邊,悶擁鮫綃錦被。
空思想意中人,年少芳溫。
。
一點朱唇嫩,八字柳眉顰。
寶髻高梳楚岫云,蓮臉施朱粉。
包彈。
處全無半分,可人意風韻,見他時忽的銷魂。
。
為他嬌,因他俊,迤逗的俺行癡立盹。
便得后冤家行頻覷付,偷工。
夫短命行溫存。
是費了些精神,一{1|1}夜{1|1}歡娛正了本。
他于咱意親,俺于他心順,不。
由人終日腳兒勤。
。
芳菲過眼,向玉砌雕闌,翠落紅翻。
都來一段,新愁舊恨相煩。
簾垂永日人。
乍別,門掩東風花又殘。
無語問春歸,天上人間。
。
恨歸期晚,尋芳懶。
倚遍闌干,盼煞雕鞍,佳音越慳,啼淚不干。
。
生睚厭厭相思恨,愁煩,悶來獨把繡床攀。
。
謾將龜卦揭,空把雁書盼。
料他云雨興闌珊,天涯何日還。
重衾。
猶怯五更寒,悶愁心上攢。
。
瘦來金縷寬,空將寶鏡看;髻綰雙鬟亂,眉顰八字彎。
最心煩,。
花開庭院,子規(guī)啼數(shù)番。
。
問長安,隔關山,別郎容易見郎難。
清明過也,鷓鴣聲里畫樓閑。
。
注釋參考
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導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,號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。” 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?!?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?!?/p>
關山
關山 (guānshān) 關隘和山川 fortress and mountains;forts and hills 萬里赴戎機,關山度若飛?!稑犯娂つ咎m詩》 指家鄉(xiāng) hometown容易
容易 (róngyì) 可能性大 easily 容易上當 不費什么力或沒什么困難 lightly 不是這么容易能下來的 輕松自在地;流暢地 sweetly 現(xiàn)在糊墻紙很容易撕下來佚名名句,【仙呂】八聲甘州_杯中酒冷,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