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時《過廬山遇雨》:
江風吹雨逐人來,行過山前首重回。
絕頂隔云看不見,石棱崖角獨崔嵬。
注釋參考
頂隔
即頂格。天花板。 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某掌班》:“既而隨骰而落,腥血淋漓,相顧錯愕。舉目環(huán)睇,瞥見當頭頂隔,漬一血痕,大如案,咸大駭?!眳⒁姟?頂格 ”、“ 頂棚 ”。
看不見
看不見 (kàn bu jiàn) 不能看見 be unable to see;be invisible石棱
石頭的棱角。也指多棱的山石。 唐 杜甫 《西閣雨望》詩:“徑添沙面出,湍減石稜生?!?唐 于鵠 《過凌霄洞天謁張先生祠》詩:“面壁攀石稜,養(yǎng)力方敢前?!?前蜀 韋莊 《漁塘》詩:“ 洛水 分餘脈,穿巖出石稜。”《太平廣記》卷二四一引 五代 王仁裕 《王氏見聞記·王承休》:“緩轡踰雙劍,行行躡石稜?!?/p>
崔嵬
崔嵬 (cuīwéi) 有石頭的土山 rocky mound or peak 慎事關(guān)門并早歸,眼前恩愛隔崔嵬。——《jin{1*1}瓶{1*1}梅》 高大;高聳 lofty 帶長鋏之陸離兮,冠切云之崔嵬?!冻o·屈原·涉江》 仙峰巔險峻嶺崔嵬?!斗馍裱萘x》楊時名句,過廬山遇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