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臣九江畔,走馬來赴難
出自唐代戴叔倫《奉天酬別鄭諫議云逵、盧拾遺景亮見別之作》:
巨孽盜都城,傳聞天下驚。
陪臣九江畔,走馬來赴難。
伏奏見龍顏,旋持手詔還。
單車不可駐,朱檻未遑攀。
故人出相餞,共悲行路難。
臨岐荷贈言,對酒獨傷魂。
世故山川險,憂多思慮昏。
重陰蔽芳月,疊嶺明舊雪。
泥積轍更深,木冰花不發(fā)。
鄭君間世賢,忠孝乃雙全。
大義棄妻子,至淳易生死。
知心三四人,越境千馀里。
駿馬帳前發(fā),驚塵路傍起。
樓頭俯首看,莫敢相留止。
拜闕奏良圖,留中沃圣謨。
洗兵救衛(wèi)郡,誘敵討幽都。
名亞典屬國,良選諫大夫。
從容九霄上,談笑授陰符。
盧生富才術(shù),特立居近密。
采掇獻(xiàn)吾君,朝廷視聽新。
寬饒狂自比,汲黯直為鄰。
就列繼三事,主文當(dāng)七人。
可憐長守道,不覺五逢春。
昔去城南陌,各為天際客。
關(guān)河煙霧深,寸步音塵隔。
羈旅忽相遇,別離又茲夕。
前悲涕未干,后喜心已戚。
而我方老大,頗為風(fēng)眩迫。
夫君并少年,何爾鬢須白。
惆悵語不盡,裴回情轉(zhuǎn)劇。
一尊自共持,以慰長相憶。
注釋參考
陪臣
(1).古代天子以諸侯為臣,諸侯以大夫為臣,大夫又自有家臣。因之大夫?qū)τ谔熳樱蠓蛑页紝τ谥T侯,都是隔了一層的臣,即所謂“重臣”,因之都稱為“陪臣”。(1)古代諸侯的卿大夫,對天子自稱“陪臣”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 欒盈 過於 周 , 周 西鄙掠之。辭於行人曰:‘天子陪臣 盈 ,得罪於王之守臣,將逃罪?!?杜預(yù) 注:“諸侯之臣稱於天子曰陪臣?!薄抖Y記·曲禮下》:“列國之大夫,入天子之國曰‘某士’,自稱曰‘陪臣某’。” 鄭玄 注:“亦謂諸侯之卿也……陪,重也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其君已為王臣,己今又為己君之臣,故自稱對王曰重臣也?!薄妒酚洝R太公世家》:“ 周 欲以上卿禮 管仲 , 管仲 頓首曰:‘臣陪臣,安敢!’三讓,乃受下卿禮以見?!薄段倪x·陸機〈謝平原內(nèi)史表〉》:“陪臣 陸機 言,今月九日, 魏郡 太守遣兼丞 張含 ,齎板詔書印綬,假臣為平原內(nèi)史?!?李善 注:“ 蔡邕 《獨斷》曰:諸侯境內(nèi),自相以下,皆為諸侯稱臣,於朝皆稱陪臣?!?2)指大夫的家臣?!墩撜Z·季氏》:“ 孔子 曰:‘天下無道,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。自諸侯出,蓋十世希不失矣;自大夫出,五世希不失矣;陪臣執(zhí)國命,三世希不失矣?!?/p>
(2).古代外交使臣出使時,對對方國家的君主而言,亦稱“ 陪臣 ”。 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九:“ 宗道 曰:‘僕與 夏 主比肩從事天子,若 夏 主自來,當(dāng)相為賓主。爾陪臣也,安得為主人。’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阿文成相度》:“ 安南國 王 阮光平 至京,遣其臣饋公土儀,公取一二物,使人出曰:‘中朝相公問陪臣好。’”
走馬
走馬 (zǒumǎ) 騎著馬跑 gallop or trot along on horseback 平原走馬 善跑的馬 a horse which can run fast;flying horse 團(tuán)長有一匹棕色馬,是匹好走馬赴難
◎ 赴難 fùnàn
[go to the aid of one's country;go to help save the country from danger] 前往拯救國家、民族的危亡
戴叔倫名句,奉天酬別鄭諫議云逵、盧拾遺景亮見別之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小羊影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