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簡《天津橋月夜》:
行闕獨崔嵬,垂楊夾道栽。
河通桃葉渡,門對雨花臺。
世事棋千變,人生夢一回。
誰知今夜月,曾照六朝來。
注釋參考
桃葉渡
渡口名。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秦淮河 畔。相傳因 晉 王獻之 在此送其愛妾 桃葉 而得名。 宋 辛棄疾 《祝英臺近·晚春》詞:“寳釵分, 桃葉渡 ,煙柳暗南浦?!?元 周德清 《紅繡鞋·郊行》曲:“題詩 桃葉渡 ,問酒 杏花村 ,醉歸來驢背穩(wěn)。” 清 魏源 《秦淮鐙船引》:“二百餘年 桃葉渡 ,七萬里外紅毛刀?!?/p>
門對
門對 (ménduì) 過新年或有婚慶喜事時,貼在門上的對聯(lián) antithetical couplet written on doors 家家貼門對,戶戶掛錢章。——《鐘馗傳》雨花臺
江蘇 名勝,在 南京市 中華門 外。平頂?shù)颓?,原稱 聚寶山 。多石英質(zhì)卵石,晶瑩圓潤,并有 雨花泉 等。相傳 梁武帝 時 云光法師 在此講經(jīng),感動諸天雨花,花墜為石,故稱。解放前,國{1|1}民{1*1}dang反動集團在此tu{1~1}殺革命志士。解放后,辟為烈土陵園,建有烈土紀(jì)念碑與陳列館。 宋 周應(yīng)合 《建康志·臺觀》:“ 雨花臺 在城南三里,據(jù)岡阜最高處,俯瞰城闉??甲C舊傳 梁武帝 時有 云光法師 講經(jīng)於此,感天雨花,故賜名?!?元 趙孟頫 《金陵雨花臺遂至故人劉叔亮墓》詩:“ 雨花臺 上看晴空,萬里風(fēng)煙入望中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無題》:“ 雨花臺 邊埋斷戟, 莫愁湖 里餘微波?!?/p>
張簡名句,天津橋月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