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令御史登吳山,下視海門監(jiān)月出
出自宋代姜夔《丁已七月望湖上書事》:
白天碎碎如析綿,黑天昧昧如陳玄。
白黑破{1~1}處青天出,海月飛來光尚濕。
是夜太史秦月蝕,三家各自矜算術(shù)。
或云七分或食既,或云食書不在夕。
上令御史登吳山,下視海門監(jiān)月出。
年來歷失無人修,三家之說誰為優(yōu)。
乍如破鏡光炯炯,漸若小兒初食餅。
時(shí)方下令嚴(yán)禁銅,破鏡何為來海東。
天邊有餅不可食,聞產(chǎn)饑民滿淮北。
是鏡是餅且勿論,須臾還我黃金盆。
金盆當(dāng)空四山靜,平波倒浸云天影。
下連八表共此光,上接銀河通一冷。
御史歸家太史眠,人間不聞鐘鼓傳。
白石道人呼釣船,一瓢欲酌湖中天。
荷葉擺頭君睡去,西風(fēng)急送敲窗句。
注釋參考
上令
國君的政令?!蹲髠鳌ふ压拍辍罚骸?中行寅 為下卿,而干上令,擅作刑器,以為國法,是法姦也?!薄秶Z·齊語》:“ 桓公 又問焉,曰:‘於子之鄉(xiāng),有不慈孝父母……不用上令者?有則以告。’”《管子·立政》:“私議自貴之説勝,則上令不行。”
御史
御史 (yùshǐ) 官名。秦以前指史官,明清指主管糾察的官吏 the censor 御史前書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 顧召趙御史。 御史詣學(xué)宮?!?清· 張廷玉《明史》 御史齊康。吳山
(1).山名。在今 陜西 隴縣 西南。參見“ 吳岳 ”。
(2).山名。又名 胥山 。俗稱 城隍山 。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東南。 南宋 初, 金 主 亮 南侵,揚(yáng)言欲立馬于此。 況周頤 《蕙風(fēng)詞話》卷三:“ 金 海陵 ( 海陵王 ,即 金 主 完顏亮 )閲 柳 ( 柳永 )詞‘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’句,遂起 吳山 立馬之思。”
(3). 吳 地的山。 三國 吳 故地的山?!段倪x·謝朓<和伏武昌登孫權(quán)故城>》詩:“鵲起登 吳 山,鳳翔陵 楚 甸?!?李善 注:“ 孫 氏初基 武昌 ,后都 建鄴 ?!?清 陳維崧 《卜算子·阻閘瓜步》詞:“風(fēng)急 楚 天秋,日落 吳 山暮?!?/p>
(4). 吳 地的山。 春秋 吳 故地的山。 唐 賈島 《送朱可久歸越中》詩:“ 吳 山侵 越 眾, 隋 柳入 唐 疏?!?明 徐渭 《三茅觀觀潮》詩:“ 吳 山石頭坐秋風(fēng),帶著高冠拂云霧?!?/p>
(5). 吳 地的山。常泛指 江 南的山。 宋 張孝祥 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詞:“ 吳 山 楚 澤行徧,只欠到 瀟 湘 ?!?/p>
見“ 吳坂 ”。
下視
(1).由高處往下看?!赌印し侨濉罚骸案吖跋乱??!?漢 揚(yáng)雄 《甘泉賦》:“攀琁璣而下視兮,行游目乎 三危 。”《舊唐書·王方慶傳》:“山徑危險(xiǎn),石路曲狹,上瞻駭目,下視寒心?!?/p>
(2).輕視,看不起。 宋 范仲淹 《議守》:“ 匈奴 屢變,往往犯塞,殺戮吏民,不勝其酷。至于書問傲慢,下視中國。”《三國志平話》卷下:“ 曹相 下視 張松 。” 明 李贄 《定林庵記》:“子欲學(xué),幸毋下視 周安 ?!?/p>
海門
???。內(nèi)河通海之處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賦得暮雨送李胄》:“海門深不見,浦樹遠(yuǎn)含滋?!?宋 吳琚 《酹江月·觀潮應(yīng)制》詞:“晚來波靜,海門飛上明月。”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史料·<重陽前四日山響樓憑眺書感>詩》:“驅(qū)駕洪濤羽翼振,海門無計(jì)限飛輪?!?/p>
姜夔名句,丁已七月望湖上書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