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齊己《秋江》
兩岸山青映,中流一棹聲。遠(yuǎn)無風(fēng)浪動,正向夕陽橫。
島嶼蟬分宿,沙洲客獨(dú)行。浩然心自合,何必濯吾纓。
注釋參考
兩岸
水流兩旁的陸地?!端螘㈢妭鳌罚骸?循 先留別帥 范崇民 以精兵高艦據(jù) 南陵 ,夾屯兩岸?!?唐 李白 《望天門山》詩:“兩岸青山相對出,孤帆一片日邊來。” 元 薩都剌 《江浦夜泊》詩:“棹歌未斷西風(fēng)起,兩岸菰蒲雜雨聲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現(xiàn)在沿這 蘇州河 兩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,艙面比碼頭還高了約莫半尺?!?/p>
中流
中流 (zhōngliú) 水流的中央;渡程中間 midstream 大石當(dāng)中流?!巍?蘇軾《石鐘山記》 使船保持在中流駛行 江河的中段 midstream 長江中流 中等 medium棹聲
搖槳聲。 唐 白居易 《渡淮》詩:“春浪棹聲急,夕陽帆影殘。” 前蜀 韋莊 《夜雪泛舟游南溪》詩:“去去不知?dú)w路遠(yuǎn),棹聲煙里獨(dú)嘔啞?!?/p>
齊己名句,秋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