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舊相望在三事,愿君莫厭承明廬。
出自唐朝王維《苑舍人能書梵字兼達梵音,皆曲》
名儒待詔滿公車。才子為郎典石渠。蓮花法藏心懸悟,
貝葉經(jīng)文手自書。楚詞共許勝揚馬,梵字何人辨魯魚。
故舊相望在三事,愿君莫厭承明廬。
注釋參考
故舊
(1).舊交;舊友?!墩撜Z·泰伯》:“君子篤於親,ze{1~1}民興於仁;故舊不遺,ze{1~1}民不偷?!薄稘h書·王莽傳上》:“﹝公﹞清靜樂道,溫良下士,惠於故舊,篤於師友?!?元 王曄 《桃花女》第二折:“我待親去埋殯他,也見的我一點不忘故舊之意?!?駱賓基 《鄉(xiāng)親--康天剛》二:“現(xiàn)在他們望見雪車來了,都想能認識他是誰。是本村的呢,還是父親的故舊?”
(2).陳舊,過去。 許杰 《<明日的文學(xué)>自序》:“但是深印在腦筋里的故舊的遺毒,還一時不能洗清?!?/p>
相望
相望 (xiāngwàng) 互相對望 look at each other 雕欄相望焉?!队莩跣轮尽の簩W(xué)洢·核舟記》 鄰國相望。——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 死者相望?!顿Y治通鑒·唐紀(jì)》 東西相望?!巍?陸游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在三
《國語·晉語一》:“‘民生於三,事之如一?!干?,師教之,君食之。非父不生,非食不長,非教不知,生之族也,故壹事之,唯其所在,則致死焉?!?韋昭 注:“三,君、父、師也?!焙笠浴霸谌睘槎Y敬君、父、師的典故。 晉 桓溫 《薦譙元彥表》:“故有洗耳投淵,以振玄邈之風(fēng);亦有秉心矯跡,以敦在三之節(jié)。”《北齊書·徐之才傳》:“既為汝師,又為汝公,在三之義,頓居其兩。” 唐 蕭穎士 《江有歸舟》詩序:“尊道成德,嚴(yán)師其難哉。故在三之禮,極乎君親,而師也參焉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上座主徐健庵先生書》:“夫師豈易言哉!古人重在三之誼,并之於君、親?!?/p>
承明廬
漢 承明殿 旁屋,侍臣值宿所居,稱 承明廬 。又 三國 魏文帝 以 建始殿 朝群臣,門曰 承明 ,其朝臣止息之所亦稱 承明廬 ?!稘h書·嚴(yán)助傳》:“君厭 承明 之廬,勞侍從之事,懷故土,出為郡吏?!?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:“ 承明廬 在 石梁閣 外,直宿所止曰盧?!薄段倪x·應(yīng)璩〈百一詩〉》:“問我何功德?三入 承明廬 ?!?張銑 注:“ 承明 ,謁天子待制處也?!焙笠匀?承明廬 為入朝或在朝為官的典故。 唐 李頎 《送綦毋三謁房給事》詩:“徒言青瑣闥,不愛 承明廬 ?!?清 唐孫華 《題顧退山太史扁舟圖》詩:“暫辭 承明廬 ,歸侍 扶風(fēng) 帳?!?/p>
王維名句,苑舍人能書梵字兼達梵音,皆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