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歐陽修《送滎陽魏主簿》:
卓犖東都子,姓名聞十年。
窮冬雪塞空,千里至我門。
子足未及閾,我衣驚倒顛。
仆童相視疑,寮吏或不然。
俛首鵠鶴啄,進趨鳧鴈聯(lián)。
青衫靴兩腳,言色倩以溫。
於公門豈少,乃獨得公懽。
受知固不易,知士誠尤難。
我思屈童吏,欲辯難以言。
觴豆及嘉節(jié),高堂列群賢。
文章看落筆,論議馳后先。
破石出至寶,決高瀉長川。
光暉相磨晻,浩渺肆波瀾。
寮吏媿我嘆,仆童恪生顏。
我顧寮吏嘻,士豈此以觀。
此聊為戲耳,以驚仆童昏。
士欲見其守,視其居賤貧。
欲知其所趨,試以義利干。
我始識其面,已窺其肺肝。
禮有來必往,木瓜報瑯玕。
十年思見之,一日舍我還。
何用慰離居,贈子以短篇。
注釋參考
卓犖
卓犖 (zhuóluò) 卓越,突出 outstanding 卓犖諸夏,兼其所有。——班固《兩都賦》 博聞強記,奇異卓犖。——《三國志·陳矯傳》 也作“卓躒” 淑質(zhì)貞亮,英才卓躒。——孔融《薦彌衡表》東都
(1).歷代王朝在原京師以東的都城。(1) 商 代指 商丘 ,在 殷 ( 殷墟 )之東。故址在今 河南省 商丘縣 。《左傳·定公四年》:“封畛土畧……取於 相土 之 東都 ,以會王之東蒐?!?楊伯峻 注:“ 相土 , 殷商 之祖?!短接[》八十二引《竹書紀年》云:‘ 后相 即位,居 商丘 ?!瘎t, 相土 之 東都 為今 河南 商丘縣 ?!币徽f指 帝丘 (今 河南省 濮陽縣 )。參閱《通鑒地理通釋》卷四。(2) 西周 指 洛邑 ,故址在今 河南省 洛陽市 西。在 鎬京 之東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拔?成王 合諸侯城 成周 ,以為 東都 ,崇 文 德焉。”(3) 東漢 都 洛陽 ,在 西漢 京都 長安 之東。 漢 班固 有《東都賦》。(4) 隋唐 時指 洛陽 。時京都在 長安 ?!端鍟奂o上》:“﹝ 大業(yè) 五年春正月﹞戊子,上自 東都 還京師。”《新唐書·高宗紀》:“﹝ 顯慶 二年十二月﹞丁卯,以 洛陽宮 為 東都 ?!?5) 南唐 指 廣陵 ,在 建康 之東。故址在今 江蘇省 揚州市 。 宋 陸游 《南唐書·烈祖紀》:“﹝ 昇 元 元年﹞以 建康 為 西都 , 廣陵 為 東都 ?!?6) 元 代指 大梁 。故址在今 河南省 開封市 。 清 侯方域 《定鼎說》:“勝國有三都焉:冬春居 大都 、 東都 …… 東都 者, 大梁 也?!?/p>
(2).代指 東漢 。 唐 韓愈 《薦士》詩:“五言出 漢 時, 蘇 李 首更號。 東都 漸瀰漫,派別百川導(dǎo)。” 明 宋濂 《張侍講<翠屏集>序》:“文之難言久矣。 周 秦 以前,固無庸議。下此唯 漢 為近古,至於 東都 則漸趨於綺靡?!?/p>
(3). 長安 東都門 的省稱。 漢 疏廣 與侄 受 同時退隱,滿朝百官祖餞于 東都門 外,后以“東都”謂致仕或餞別之地?!赌淆R書·徐孝嗣傳》:“ 世祖 問 儉 曰:‘誰可繼卿者?’ 儉 曰:‘臣 東都 之日,其在 徐孝嗣 乎!’”《文選·江淹<別賦>》:“帳飲 東都 ,送客 金谷 ?!?李善 注引 蘇林 曰:“ 長安 東都門 也?!眳⒁姟?東都門 ”。
名聞
1.名聲。 2.猶聞名。十年
形容時間長久?!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耙晦挂皇~,十年尚猶有臭。” 楊伯峻 注:“十年,言其久也?!?唐 賈島 《劍客》詩:“十年磨一劍,霜刃未曾試?!?/p>
歐陽修名句,送滎陽魏主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