艮齋收得供詩眼,勝看鸞臺十二屏
出自宋代王炎《題謝艮齋畫笥四首》:
玉軸錦囊無此景,何年天巧出丹青。
艮齋收得供詩眼,勝看鸞臺十二屏。
注釋參考
收得
(1).捕獲?!逗鬂h書·公孫瓚傳》:“﹝ 瓚 ﹞收得生口七萬餘人?!?/p>
(2).取得。 唐 曹鄴 《寄陽朔友人》詩:“我到月中收得種,為君移向故園栽?!?夏丏尊 葉圣陶 《文心》一:“你們非從文章中收得經(jīng)驗,學(xué)到大人或古人的經(jīng)驗程度不可。”
詩眼
(1).詩人的賞鑒能力、觀察力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吳傳正<枯木歌>》:“君雖不作丹青手,詩眼亦自工識拔。” 金 元好問 《繼愚軒和黨承旨雪詩》之四:“ 愚軒 具詩眼,論文貴天然?!?明 袁宏道 《與伯修書》:“近來詩學(xué)大進(jìn),詩集大饒,詩腸大寬,詩眼大闊。”
(2).指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。亦指一篇詩的眼目,即體現(xiàn)全詩主旨的精采詩句。《朱子語類》卷二三:“只用他這一説,便瞎卻一部詩眼矣?!?清 施補(bǔ)華 《峴傭說詩》:“五律須講鍊字法, 荊公 所謂詩眼也?!?秦牧 《藝海拾貝·茅臺、花雕瓶子》:“那個‘詩眼’一點(diǎn)上去,就像畫龍點(diǎn)睛似的,通篇詩都突然光采煥發(fā)了?!?/p>
鸞臺
(1).宮殿高臺的美稱?!段倪x·曹植<應(yīng)詔>詩》:“朝發(fā)鸞臺,夕宿蘭渚。” 李善 注:“鸞臺、蘭渚,以美言之?!?唐 王勃 《九成宮頌》:“翊鸞臺之廣宴,扈鴛砌之仙游?!?/p>
(2). 唐 時門下省的別名。后借指朝廷高級政務(wù)機(jī)構(gòu)?!缎绿茣ぐ俟僦径罚骸?垂拱 元年改門下省曰鸞臺。” 宋 梅堯臣 《永叔寄澄心堂紙二幅》詩:“幅狹不堪作詔命,聊備麤使供鸞臺?!?清 朱彝尊 《送曹郡丞貞吉之官徽州》詩:“鳳沼趍晨久,鸞臺典籍榮?!?/p>
(3).妝臺。《敦煌曲子詞·天仙子》:“燕語鶯啼驚覺夢,羞見鸞臺雙舞鳳?!?宋 張先 《木蘭花·席上贈同邵二生》詞:“弄妝俱學(xué)閒心性,固向鸞臺同照影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再報佳期》:“鸞臺罷妝,鵲橋初駕,佳期近也,請仙郎到河。”
十二
(1).十分之二?!妒酚洝じ咦姹炯o(jì)》:“地方二千里,持戟百萬,縣隔千里之外, 齊 得十二焉。” 裴骃 集解引 蘇林 曰:“十二,得十中之二?!?/p>
(2).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。《周禮·地官·載師》:“凡任地……甸稍縣都,皆無過十二?!?賈公彥 疏:“皆無過十二者……皆無過十而稅二。”《漢書·貢禹傳》:“商賈求利,東西南北各用智巧,好衣美食,歲有十二之利,而不出租稅?!?顏師古 注:“若有萬錢為賈,則獲二千之利。”
(3).形容數(shù)量多或程度深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望成行》:“金城十二重,云氣出表里?!眳⒁姟笆帧!?/p>
王炎名句,題謝艮齋畫笥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