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盧摯《木蘭花慢》
問東風(fēng)何似,早吹綠、洞庭波。要催起江頭,梅妝的,柳態(tài)婆娑。遙知玉墀鷺,對(duì)青陽、綠禁郁嵯峨。歡動(dòng)云間閶闔,應(yīng)收雪外蓬婆。誰將瑤瑟托湘娥。穎客播弦歌。向執(zhí)法森然,壽星明處,陡頓春多。衡君也能三呼,更雙成度曲奏云和。如許升平文物,仍逢混一山河。
注釋參考
江頭
江邊,江岸。 隋煬帝 《鳳艒歌》:“三月三日向江頭,正見鯉魚波上游?!?唐 姚合 《送林使君赴邵州》詩:“江頭斑竹尋應(yīng)遍,洞里丹砂自採還。” 元 沉禧 《一枝花·詠雪景》套曲:“這其間江頭有客尋歸艇,我這里醉里題詩漫送程?!?蘇曼殊 《碎簪記》:“又明日為十八日,友人要余赴江頭觀潮?!?/p>
梅妝
“ 梅花粧 ”的省稱。 前蜀 牛嶠 《紅薔薇》詩:“若綴 壽陽公主 額,六宮爭肯學(xué)梅妝?!?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事部四》:“ 東坡 有小妹,善詞賦,敏慧多辯,其額廣而如凸。 坡 嘗戲之曰:‘蓮步未離香閣外,梅妝先露畫屏前。’”參見“ 梅花粧 ”。
(1).“ 梅花粧 ”的省稱。 唐 李商隱 《對(duì)雪》詩之二:“侵夜可能爭桂魄,忍寒應(yīng)欲試梅粧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可憎的臉兒堪捻塑,梅粧淺淺宜澹注?!?明 陳鐸 《梧桐樹·冬日題情》套曲:“學(xué)弄梅粧,又恐怕天孫妒,無言半晌空扃戶?!眳⒁姟?梅花粧 ”。
(2).指梅花。 清 陳維崧 《綺羅香·詠海棠》詞:“褪盡梅粧,飄殘杏靨,春事今年恁快?!?/p>
柳態(tài)
柳絲輕拂的媚人情態(tài)。 唐 柳中庸 《聽箏》詩:“似逐春風(fēng)知柳態(tài),如隨啼鳥識(shí)花情?!?唐 雍陶 《狀春》詩:“含春笑日花心艷,帶雨?duì)匡L(fēng)柳態(tài)妖。珍重兩般堪比處,醉時(shí)紅臉舞時(shí)腰?!?/p>
婆娑
婆娑 (pósuō) 形容盤旋和舞動(dòng)的樣子 wirl,dance 子仲之子,婆娑其下。——《詩·陳風(fēng)·東門之枌》。毛傳:“婆娑,舞也?!? 枝葉紛披的樣子 have luxuriant foliage;be a mass of branches and leaves盧摯名句,木蘭花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