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載《君子行》:
君子防未然,見機天地先。
開物象未形,弭災憂患前。
公旦立無方,不恤流言喧。
將圣見亂人,天厭懲孤偏。
竊攘豈予思,瓜李安足論。
注釋參考
物象
(1).外界事物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耽虛好靜,羨此永生,獨馳思於天云之際,無物象而能傾。”
(2).物體的形象;事物的現(xiàn)象。 晉 王謐 《答桓太尉難》:“良以冥本幽絶,非物象之所舉;運通理妙,豈粗跡之能酬?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洛水》:“北歷 覆釜堆 東,蓋以物象受名矣?!薄段墨I通考·經(jīng)籍九》:“ 漢 魏 間人所為文,名有‘連珠’者,其聯(lián)貫物象以達己意?!?清 劉大櫆 《<張秋浯詩集>序》:“乃縈情於歌詠,寄志乎風騷,比擬辭華,雕鏤物象。” 葉圣陶 《隔膜·阿菊》:“他的視官不能應接這許多活動不息的物象?!?/p>
(3).文藝作品所創(chuàng)造的典型形象。 郭沫若 《就目前創(chuàng)作中的幾個問題答<人文>編者問》:“像 魯迅 筆下的 阿Q 就是‘生活中由可憎亦復可憐的偏狹觀念所造成的卑鄙可恥的物象’的集大成,但 魯迅 的主旨是叫我們必須加以毀滅。”
(4).景物,風景。 唐 杜牧 《題吳興消暑樓十二韻》:“晴日登攀好,危樓物象饒。” 宋 梅堯臣 《依韻和晏相公》:“一為清 潁 行,物象頗所覽。” 清 陳恭尹 《早發(fā)新塘浦舟中作》詩:“物象交晦明,峯云屢開闔?!?/p>
(5).物候現(xiàn)象。《人民日報》1959.11.9:“號召全臺總動員,人人獻農(nóng)諺,人人觀天象、看物象,人人參加整理資料,人人做預報?!?/p>
未形
(1).謂事情尚未顯出跡象、征兆?!抖Y記·經(jīng)解》:“故禮之教化也微,其止邪也於未形。” 孔穎達 疏:“謂止人之邪在於事未形著。”《孔叢子·答問》:“吾謂圣人之智,必見未形之前,功垂於身歿之后。”《漢書·伍被傳》:“臣聞聰者聽於無聲,明者見於未形,故圣人萬舉而萬全?!?顏師古 注:“言智慮通達,事未形兆,皆預見之?!?唐 元稹 《論諫職表》:“君臣之際,論列是非,諷諭於未形,籌畫於至密?!?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占畢二》:“ 淮陰 登堂, 高密 仗策, 武鄉(xiāng) 分鼎,懸斷未形,毫髮不爽,胡其異也!” 清 陳天華 《論中國宜改創(chuàng)民主政體》:“且當利未見、害未形之時,自非一般人所能分曉,於是公舉程度較高於一般人者為之代表,以興利于未見,除害于未形?!?/p>
(2).尚未形成?!痘茨献印ぬ煳挠枴罚骸疤靿椢葱危T馮翼翼,洞洞灟灟,故曰大昭。”《史記·律書》:“神生於無,形成於有……或未形而未類,或同形而同類,類而可班,類而可識。”
弭災
消除災害?!段饔斡洝返谑兀骸安蝗ュ魹?,反行助虐?!薄睹魇贰⒆硬獋鳌罚骸笆昵?,類報災異,請‘緩賦省刑,亦弭災一術’,時不能用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