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尺蓑衣,遮斷紅塵千丈
出自元代劉因《玉漏遲 泛舟東溪》:
故園平似掌。
人生何必,武陵溪上。
三尺蓑衣,遮斷紅塵千丈。
不學東山高臥,也不似、鹿門長往。
君試望。
遠山*處,白云無恙。
自唱。
一曲漁歌,覺無復當年,缺壺悲壯。
老境羲皇,換盡平生豪爽。
天設四時佳興,要留待、幽人清賞。
花又放。
滿意一篙春浪。
注釋參考
三尺
三尺 (sānchǐ) 指劍,劍約長三尺,故以“三尺”為劍的代稱 sword 指法律。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,故稱法律為“三尺法”,簡稱“三尺” laws and statutes written on three-foot bamboo strips 臧使者枉用三尺,以仇一言之憾?!鳌?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蓑衣
蓑衣 (suōyī) 用棕櫚皮編成的雨衣 straw rain cape coat 青箬笠,綠蓑衣,斜風細雨不須歸?!啤?張志和《漁歌子》斷紅
(1).謂稍抹胭脂,婦女的一種淡妝。 唐 元稹 《鶯鶯傳》:“常服睟容,不加新飾,垂鬟淺黛,雙臉斷紅而已?!薄短綇V記》卷四八八引作“銷紅”。 宋 蘇軾 《元日次韻張先子野見和七夕寄莘老之作》:“莫唱裙垂緑,無人臉斷紅。”
(2).飄零的花瓣。 宋 周邦彥 《六丑·薔薇謝后作》詞:“恐斷紅尚有相思字,何由見得?!?/p>
千丈
極言其長、高、深?!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靶椒X千車,船長千丈。” 北周 庾信 《終南山義谷銘》:“壁立千丈,峯橫萬仞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續(xù)古詩》之七:“盈盈一尺水,浩浩千丈河?!?/p>
劉因名句,玉漏遲 泛舟東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