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芾《和陶詠貧士七首》:
光景如春花,身世似秋蓬。
淵明洞此理,養(yǎng)拙不求工。
上獨思四皓,下獨友兩龔。
出處呻或異,心跡亦略同。
安貧抱全節(jié),雖窮亦如通。
九原儻可作,我欲以身從。
注釋參考
九原
九原 (Jiǔyuán) 本為山名,在今山西新絳縣北。相傳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在此,后世因稱墓地為九原。 Jiuyuan 汝在九原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可作
再生;復(fù)生。《國語·晉語八》:“ 趙文子 與 叔向 游於 九原 ,曰:‘死者若可作也,吾誰與歸?’” 韋昭 注:“作,起也?!?南朝 宋 謝瞻 《張子房詩》:“逝者如可作,揆子慕周行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結(jié)構(gòu)》:“噫! 元 人可作,當(dāng)必貰予?!?/p>
欲以
欲以 (yùyǐ) 即“欲以(之)”,想借(此) want to take(this) 侯生…直上載公子上坐,不讓,欲以觀公子?!妒酚洝の汗恿袀鳌?欲以動上意。(即“欲以之動上意”的省略。)——宋· 王讜《唐語林·雅量》吳芾名句,和陶詠貧士七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