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華粲堂下,紫荊老不殺
出自宋代馮時行《題綦母氏孝友堂詩》:
高堂麗丹雘,燕衎謝伯隘。
揭名屏物色,所取一何邁。
艱難丕平后,南陔日廢壞。
借鋤記父恩,紾臂飽兄嘬。
惟君肖古先,學(xué)識洞源派。
尊承天倫重,愧赧絕纖芥。
遙遙曾閔心,千載知勉勵。
雍穆粹閨閫,里闬消螫蠆。
培植誕嘉種,芟蘊殄莠稗。
善積慶自余,福履可不卦。
斯堂寄丹抱,永煥曾玄戒。
白華粲堂下,紫荊老不殺。
吁嗟嗣芳烈,世世勿剪拜。
感激自成詩,漫往致壁疥。
注釋參考
白華
白色的花。《山海經(jīng)·大荒南經(jīng)》:“ 蓋猶之山 者,其上有甘柤,枝榦皆赤,黃葉,白華,黑實?!?晉 束晳 《補亡》詩之二:“白華朱萼,被於幽薄?!?宋 蘇軾 《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》詩:“南村諸楊北村盧,白華青葉冬不枯?!?明 唐寅 《落花》詩之八:“白華垂柳弄新晴,紫背浮萍細點生?!?/p>
指反對革命政權(quán)而叛離祖國逃亡外國的華人。 聶紺弩 《論白華》:“在幻想家的腦子里,決沒有走投無路這回事,于是來了新的憧憬:做白華?!?蕭乾 《一本褪色的相冊·往事三瞥》:“今天,只覺得感情的基礎(chǔ)比那時深厚了,想的積極了--不止是不當(dāng)白華,而是要把自己投入祖國重生這一偉大事業(yè)中?!?/p>
堂下
(1).宮殿、廳堂階下?!豆騻鳌ば辍罚骸柏钊粡暮?趙盾 而入,放乎堂下而立。”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刺權(quán)》:“ 中山 su{1*1}女撫流徵於堂上,鳴鼓 巴俞 作於堂下。”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非攻》:“走到堂下,穿好草鞋,背上包裹,頭也不回的走了?!?/p>
(2).殿堂下的人。借指侍從?!俄n非子·內(nèi)儲說下》:“乃召其堂下而譙之,果然,乃誅之?!?陳奇猷 集釋:“《説文》:‘堂,殿也。’堂下,蓋謂殿堂下之人?!?/p>
(3).神名?!妒酚洝し舛U書》:“ 荊 巫,祠 堂下 、 巫先 、 司命 、 施糜 之屬?!?/p>
紫荊
(1).樹名。落葉喬木或灌木。葉圓心形,春開紅紫色花。供觀賞。樹皮、木材、根均可入藥。參閱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木三·紫荊》。
(2).據(jù) 南朝 梁 吳均 《續(xù)齊諧記·紫荊樹》載: 田真 兄弟三人析產(chǎn),堂前有紫荊樹一株,議破為三,荊忽枯死。 真 謂諸弟:“樹本同株,聞將分斫,所以憔悴,是人不如木也?!币虮蛔詣伲值芟喔?,不復(fù)分產(chǎn),樹亦復(fù)榮。后因用“紫荊”為有關(guān)兄弟之典故。 唐 杜甫 《得舍弟消息》詩:“風(fēng)吹紫荊樹,色與春庭暮。” 清 孫枝蔚 《不得大兄消息》詩:“又見紫荊發(fā),曾無黃耳來?!秉S耳,狗名,為寄遞家書之典故。
不殺
(1).不斷其命?!斗Y梁傳·僖公九年》:“ 葵丘 之會,陳牲而不殺。” 楊士勛 疏:“雖盟而不歃血謂之不殺。” 宋 曾鞏 《亳州謝到任表》:“運獨斷之明,則天清水止;昭不殺之武,則雷厲風(fēng)行?!?周立波 《暴風(fēng)驟雨》第一部七:“‘不殺窮人不富’,是他的主意,他的手沾滿了佃戶 勞金 的紅血?!?/p>
(2).不盡?!蹲硇咽返谌兀骸?湯家 父母聽得這話,喜歡不殺道:‘如此聽?wèi){ 馮親家 那邊,擇個日子便了?!?/p>
不減;不衰。《公羊傳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《春秋》辭繁而不殺者,正也。” 何休 注:“殺,省也?!薄段倪x·揚雄<長楊賦>》:“意者以為事罔隆而不殺,物靡盛而不虧?!?李善 注引 鄭玄 《周禮》注:“殺,減也。” 晉 張華 《女史箴》:“法含弘而不殺,物無盛而不衰。”
馮時行名句,題綦母氏孝友堂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