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更渡錦水,再宿留石鏡
出自宋代蘇軾《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》:
年來戰(zhàn)紛華,漸覺夫子勝。
欲求五畝宅,灑掃樂清凈。
學(xué)道恨日淺,問禪慚聽瑩。
聊為山水行,遂此麋鹿性。
獨游吾未果,覓伴誰復(fù)聽。
吾宗古遺直,窮達(dá)付前定。
餔糟醉方熟,灑面呼不醒。
奈何效燕蝠,屢欲爭晨暝。
不如從我游,高論發(fā)犀柄。
溪南渡橫木,山寺稱小徑。
幽尋自茲始,歸路微月映。
南望功臣山,云外盤飛磴。
三更渡錦水,再宿留石鏡。
緬懷周與李,能作洛生詠。
明朝二子至,詩律嚴(yán)號令。
籃輿置紙筆,得句輕千乘。
玲瓏苦奇秀,名實巧相稱。
九仙更幽絕,笑語千山應(yīng)。
空巖側(cè)破甕,飛流灑浮磬。
山前見亦,候吏鐃鼓競。
我生本艱奇,塵土滿釜甑。
山禽與野獸,知我久蹭蹬。
笑謂候吏還,御虎吾有命。
徑山雖云遠(yuǎn),行李稍可并。
頗訝王子猷,忽起山陰興。
但報菊花開,吾當(dāng)理歸榜。
注釋參考
三更
三更 (sāngēng) 第三更,約在半夜十二時左右 the third watch——midnight錦水
即 錦江 。 唐 杜甫 《短歌行贈王郎司直》:“西得諸侯棹 錦水 ,欲向何門趿珠履。” 唐 溫庭筠 《贈蜀將》詩:“十年分散 劍關(guān) 秋,萬事皆隨 錦水 流?!?閩 徐夤 《蜀葵》詩:“ 錦水 饒花艷, 岷山 帶葉青。”參見“ 錦江 ”。
再宿
連宿兩夜?!蹲髠鳌でf公三年》:“凡師一宿為舍,再宿為信,過信為次?!眳⒁姟?信宿 ”。
兩夜,借指兩天。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·趙操》:“及家,相國薨再宿矣。” 宋 曾鞏 《太平州回轉(zhuǎn)運》:“去違再宿,懷嚮兼年?!?/p>
石鏡
(1).如鏡的山石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周靈王》:“時異方貢玉人、石鏡,此石色白如月,照面如雪,謂之‘月鏡’。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廬江水》:“山東有石鏡,照水之所出。有一圓石,懸崖明浄,照見人形,晨光初散,則延曜入石,豪細(xì)必察,故名石鏡焉?!?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入彭蠡湖口》詩:“攀崖照石鏡,牽葉入 松門 ?!?唐 李白 《尋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》詩:“ 松門 拂中道,石鏡迴清光?!?王琦 注:“﹝ 松門山 ﹞上有石鏡,光可照人?!薄豆沤裥≌f·臨安里錢婆留發(fā)跡》:“這 臨安里 中有座山,名 石鏡山 。山有圓石,其光如鏡,照見人影。 錢婆留 每日同眾小兒在山邊游戲,石鏡中照見 錢婆留 頭帶冕旒,身穿蟒衣玉帶?!?/p>
(2).水母的別名。 唐 段公路 《北戶錄》卷一:“水母,《兼名苑》云:一名鲊,一名石鏡,南人治而食之。”
(3).冰的別名。 清 厲荃 《事物異名錄·坤輿·冰》:“ 黎民表 詩:‘含風(fēng)石鏡融?!矗菏R,謂冰也。”
蘇軾名句,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美校女生模擬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