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范傳正《謝真人還舊山》:
麾蓋從仙府,笙歌入舊山。
水流丹灶缺,云起草堂關(guān)。
白鹿行為衛(wèi),青鸞舞自閑。
種松鱗未立,移石蘚仍斑。
望路煙霞外,回輿巖岫間。
豈唯遼海鶴,空嘆令威還。
注釋參考
望路
舊時(shí)相船法術(shù)語(yǔ)。 宋 孔平仲 《孔氏談苑·鐵鏡相船法》:“相船之法:頭高於身者,謂之望路,如是者兇?!?/p>
霞外
(1).云外,高遠(yuǎn)之處。 唐 崔湜 《江樓夕望》詩(shī):“ 楚 山霞外斷, 漢水 月中平?!?宋 楊萬(wàn)里 《雪巢賦》:“ 赤城 兮霞外, 天臺(tái) 兮云表?!?/p>
(2).謂與世隔絕,遠(yuǎn)離塵俗。 南朝 齊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亭亭物表,皎皎霞外。” 唐 宋之問(wèn) 《答田徵君》詩(shī):“傳聞 潁陽(yáng) 人,霞外漱靈液?!?明 宋濂 《曾君石表辭》:“府君被服儼雅,揮麈談笑,皦然如霞外人。”
回輿
猶回車。《孔叢子·記問(wèn)》:“ 趙簡(jiǎn)子 使聘 夫子 , 夫子 將至焉。及 河 ,聞 竇鳴犢 與 舜華 之見(jiàn)殺也,迴輿而旋之 衛(wèi) 。” 南朝 齊 王融 《三月三日曲水詩(shī)》序:“爾乃迴輿駐罕,岳鎮(zhèn)淵渟?!?唐 李白 《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克復(fù)之美書懷示息秀才》詩(shī):“迴輿入 咸京 ,席卷六合通?!?/p>
巖岫
(1).山洞?!端貑?wèn)·六元正紀(jì)大論》:“松吟高山,虎嘯巖岫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摩揭陁國(guó)下》:“石室西南隅有巖岫, 印度 謂之 阿素洛宮 也?!?/p>
(2).峰巒。 唐 戴叔倫 《聽(tīng)霜鐘》詩(shī):“髣髴煙嵐隔,依稀巖岫重。”岫,一本作“ 嶠 ”。 宋 朱弁 《曲洧舊聞》卷八:“ 新安郡 黃山 有三十六峯,與 池陽(yáng) 接境,在郡西,巖岫秀麗可愛(ài),仙翁釋子多隱其中,圖經(jīng)不著其名?!?/p>
范傳正名句,謝真人還舊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