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里入山時(shí),憩此得寒籟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和曇穎師四明十題偃蓋亭》:
既將茅覆檐,復(fù)有松為蓋。
五里入山時(shí),憩此得寒籟。
曾無康樂游,但見云衲會。
注釋參考
入山
(1).進(jìn)入山里?!妒酚洝ね馄菔兰摇罚骸?少君 年四五歲時(shí),家貧……為其主人入山作炭?!?宋 蘇軾 《與林天和長官》之二十:“知入山未還,即日想已還治。起居佳否?往來衝冒,然勝游計(jì)不為勞也?!薄度龂萘x》第一二○回:“又大興土木,作 昭明宮 ,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?!?/p>
(2).指隱居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先主傳》“遷 觀 為別駕從事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袁暐 《獻(xiàn)帝春秋》:“汝欲取 蜀 ,吾當(dāng)披髮入山,不失信於天下也?!?唐 白居易 《效陶潛體》詩之十四:“入山燒黃白,一旦化為灰?!?許杰 《<文藝批評與人生>自序》:“我既然還生活在人類社會里,也并不想出世,也不想入山?!?/p>
寒籟
凄涼的聲音。 宋 宋祁 《擬杜子美峽中意》詩:“驚風(fēng)借壑為寒籟,落日容云作暝陰?!?元 周權(quán) 《九日偕友登東巖定香寺》詩:“崖壁鑿靈境,洞壑橐寒籟?!?/p>
梅堯臣名句,和曇穎師四明十題偃蓋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