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萬里《已丑上元后晚望》:
雪里睛偏好,寒余暖尚輕。
山煙春自起,野燒暮方明。
又是元宵過,端令病骨驚。
遣愁聊覓句,得句卻愁生。
注釋參考
遣愁
猶消愁。 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二章第三節(jié):“ 唐文宗 被宦官監(jiān)視,只好飲酒求醉,賦詩遣愁?!?/p>
覓句
亦作“覔句”。指詩人構(gòu)思、尋覓詩句。 唐 杜甫 《又示宗武》詩:“覓句新知律,攤書解滿牀。” 宋 計有功 《唐詩紀事·劉昭禹》:“﹝ 劉昭禹 ﹞嘗與人論詩曰:‘五言如四十箇賢人,著一字如屠沽不得;覔句者,若掘得玉合子,底必有蓋。但精心求之,必獲其寶。’” 宋 楊萬里 《和祝汝玉作舉子語之句》:“詞場君擅傾城色,詩社儂凋覓句鬚?!?/p>
得句
謂詩人覓得佳句。 唐 周賀 《上陜府姚中丞》詩:“成家盡是經(jīng)綸后,得句應(yīng)多諫諍餘。” 宋 陸游 《晴甫一日復大風雨連日不止遣懷》詩:“得句已無前輩賞,開編時與古人游。” 元 薩都剌 《高郵至邵伯》詩之一:“有時得句無人和,風雨寒窻夜讀書?!?清 曹寅 《秋日過訪芥公》詩:“得句聞敲鉢,逃禪媿閉關(guān)?!眳⒁姟?覓句 ”。
楊萬里名句,已丑上元后晚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