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蘇軾《和子由中秋見月》
明月未出群山高,瑞光千丈生白毫。
一杯未盡銀闕涌,亂云脫壞如崩濤。
誰為天公洗眸子,應費明河千斛水。
遂令冷看世間人,照我湛然心不起。
西南火星如彈丸,角尾奕奕蒼龍蟠。
今宵注眼看不見,更許螢火爭清寒。
何人艤舟臨古汴,千燈夜作魚龍變。
曲折無心逐浪花,低昂赴節(jié)隨歌板。
(是夜,賈客舟中放水燈。
)青熒滅沒轉(zhuǎn)前山,浪飐風回豈復堅。
明月易低人易散,歸來呼酒更重看。
堂前月色愈清好,咽咽寒螀鳴露草。
卷簾推戶寂無人,窗下咿啞惟楚老。
(近有一孫,名楚老。
)南都従事莫羞貧,對月題詩有幾人。
明朝人事隨日出,怳然一夢瑤臺客。
注釋參考
今宵
今夜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走筆戲書應令》詩:“今宵花燭淚,非是夜迎人?!?唐 雍陶 《宿嘉陵驛》詩:“今宵難作 刀州 夢,月色江聲共一樓?!?/p>
注眼
(1).集中目光看。 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曝日》:“欹傾煩注眼,容易收病腳?!?/p>
(2).引申為著眼。 郭沫若 《集外·我對于國防文學的意見》:“我們注眼這一層去想象漢奸的生活,一定可以得到好些寶貴的教訓。”
看不見
看不見 (kàn bu jiàn) 不能看見 be unable to see;be invisible螢火
螢火 (yínghuǒ) 螢火蟲發(fā)的光 light from firefly 也指微弱的燈光 wan 螢火蟲 firefly清寒
清寒 (qīnghán) 清朗而有寒意的;清冷的 cold and clear 月色清寒 清貧的;貧寒的 poor 家境清寒蘇軾名句,和子由中秋見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