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王哲《行香子》:
要飲香津,唾盡稠黏。
凈華池、神水相兼。
東西澆溉,上下抽添。
便景星呈,明月正,太陽(yáng)遲。
漸入亨通,方識(shí)甘甜。
器珍成,不用錘鈐。
閑中轉(zhuǎn)寂,靜里加恬。
得住晴空,居物外,出山尖。
注釋參考
華池
(1).神話傳說(shuō)中的池名。在 昆侖山 上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談天》:“ 崑崙 之高, 玉泉 、 華池 ,世所共聞, 張騫 親行無(wú)其實(shí)?!薄段倪x·孫綽<游天臺(tái)山賦>》:“挹以玄玉之膏,漱以 華池 之泉?!?呂向 注:“玄玉、 華池 ,皆神仙之所食也。挹,酌;嗽,飲也?!?唐 陸龜蒙 《奉和襲美太湖詩(shī)·三宿神景宮》:“尺宅按來(lái)平, 華池 漱餘浄?!?/p>
(2).景色佳麗的池沼?!冻o·東方朔<七諫·謬諫>》:“雞鶩滿堂壇兮,鼃黽游乎華池。” 王逸 注:“華池,芳華之池也?!?南朝 梁 何遜 《九日侍宴》詩(shī):“禁外終宴晚,華池物色曛?!?/p>
(3).口的舌下部位。泛指口。《太平御覽》卷三六七引《養(yǎng)生經(jīng)》:“口為華池。”《黃庭外景經(jīng)·下部經(jīng)》:“沐浴華池生靈根?!?務(wù)成子 注:“華池,玉池?!?宋 蘇軾 《龍虎鉛汞論》:“但行之?dāng)?shù)日間,舌下筋微急痛,當(dāng)以漸馴致,若舌尖果能及懸癰,則致華池之水,莫捷於此也?!薄段饔斡洝返谑呕兀骸爸芰髂I水入華池,丹田補(bǔ)得溫溫?zé)??!?/p>
神水
(1).古指有神奇功效的靈水。 北周 庾信 《溫湯碑》:“醴泉消疾,聞乎 建武 之朝;神水蠲痾,在乎 咸康 之世。” 唐 韓鄂 《歲華紀(jì)麗·正月》:“貯神水以效祥。”原注:“﹝《四時(shí)纂要》﹞立春日貯水謂之神水。釀酒不壞。” 宋 陳元靚 《歲時(shí)廣記·端午中·瀝神水》:“《金門歲節(jié)》:‘端午日午時(shí)有雨,則急斫竹一竿,竹節(jié)中必有神水,瀝取獺肝為丸,治心腹積聚病?!?/p>
(2).唾液的別稱。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人一·口津液》:“人舌下有四竅:兩竅通心氣,兩竅通腎液。心氣流入舌下為神水,腎液流入舌下為靈液,道家謂之金漿玉醴?!?/p>
相兼
(1).互相并吞?!妒酚洝だ钏沽袀鳌罚骸白?秦穆公 以來(lái), 周 室卑微,諸侯相兼, 關(guān) 東為六國(guó), 秦 之乘勝役諸侯,蓋六世矣。”
(2).合并。 宋 蘇舜欽 《上集賢文相書(shū)》:“遂與同監(jiān)院 劉巽 ,出俸錢十緡,又於尋常公用賣故紙錢四五十索,相兼使用。”
(3).相同。《后漢書(shū)·王符傳》:“故四友雖美,能不相兼?!?李賢 注:“《尚書(shū)大傳》:‘ 孔子 曰:“ 文王 得四臣, 丘 亦得四友?!薄^ 回 也為胥附, 賜 也為奔走, 師 也為先后, 由 也為御侮,其能各不同也?!?/p>
王哲名句,行香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