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去逢同社,為儂好寄聲
出自宋代王邁《潘世表來訪臨別贈二十韻》:
病眼緣春困,晨興為子明。
未應(yīng)談世故,政恐累吾清。
書況近何若,襟期久不傾。
春來已多日,課辦幾何程。
我懶覺成慣,人憐太瘦生。
招窮詩作崇,攻悶酒為兵。
昨關(guān)僧房宿,思尋友舊盟。
時時整行李,往往嘆浮萍。
一動歸歟興,長歌去矣行。
小軒頻偃蹇,分物息經(jīng)營。
綠愛彌墻幄,紅驚糝地英。
感時愁杜宇,喚夢賞鸝鹒。
秩馬來超遞,論文會合并。
匆匆為草具,郁郁有蘭馨。
如許遽言別,深知不盡情。
惜花二三月,送客短長亭。
萬事眼前幻,一杯身后名。
相期在忠孝,冷笑付枯榮。
問學(xué)無窮盡,文章合老成。
倘來聊爾爾,所產(chǎn)要錚錚。
此去逢同社,為儂好寄聲。
有需新句子,此稿不妨呈。
注釋參考
同社
(1).猶同鄉(xiāng),同里。古以二十五家為一社。 唐 韓愈 《南溪始泛》詩之二:“愿為同社人,雞豚燕春秋?!?/p>
(2).志趣相同者結(jié)社,互稱同社。亦謂同在一社。 宋 朱熹 有《己未九日諸友載酒見過次韻為謝并呈同社諸名勝》詩。 清 李漁 《慎鸞交·訂游》:“明日乃花朝令節(jié),小弟與同社諸友,各出分資,就在 虎丘寺 中,做一箇勝會。”
(3).猶同學(xué)。 明 清 時,鄉(xiāng)社皆立社學(xué),同社學(xué)習(xí)者,稱“同社”。 清 曹寅 《戲送錢穆孫》詩之二:“石橋執(zhí)經(jīng)予最少,十年同社夜臺多?!眳㈤啞独m(xù)文獻通考·學(xué)校》。
寄聲
托人傳話。《漢書·趙廣漢傳》:“ 界上 亭長寄聲謝我,何以不為致問?” 晉 陶潛 《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獲》詩:“司田眷有秋,寄聲與我諧?!?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一:“ 黨項羌 掠 回鶻 貢物, 遵誨 寄聲誚讓之, 羌 懼,即遣使謝,歸其所掠?!?清 支機生 《珠江名花小傳》卷三:“屢託人寄聲邀予,因事冗未往?!?/p>
王邁名句,潘世表來訪臨別贈二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技能爭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