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張說《入海二首》
乘桴入南海,海曠不可臨。茫茫失方面,混混如凝陰。
云山相出沒,天地互浮沉。萬里無涯際,云何測廣深。
潮波自盈縮,安得會虛心。
海上三神山,逍遙集眾仙。靈心豈不同,變化無常全。
龍伯如人類,一釣兩鰲連。金臺此淪沒,玉真時播遷。
問子勞何事,江上泣經年。隰中生紅草,所美非美然。
注釋參考
紅草
(1).即葒草。《詩·鄭風·山有扶蘇》“隰有游龍” 毛 傳:“龍,紅草也。” 朱熹 集傳:“龍,紅草,一名馬蓼。葉大而色白,生水澤中,高丈餘?!眳㈤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五·葒草》。
(2).古時傳說中的一種瑞草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草篇》:“紅草, 山戎 之北有草,莖長一丈,葉如車輪,色如朝虹。 齊桓 時, 山戎 獻其種,乃植於庭,以表霸者之瑞。”
(3).泛指紅色的草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江上之山賦》:“見紅草之交生,眺碧樹之四合?!?唐 曹唐 《小游仙詩》之七一:“紅草青林日半斜,閒乘小鳳出彤霞?!?/p>
張說名句,入海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