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端落盡蔬筍氣,胸次不留荊棘田
出自宋代李石《送叔規(guī)》:
鳳臺卻望桑麻川,殘僧孤客同一年。
我窮自取君更苦,只有布襪青行纏。
松楠陰陰{1|1}水邊寺,一餉欵尋香火緣。
筆端落盡蔬筍氣,胸次不留荊棘田。
窮冬衣褐露黑肘,半夜風(fēng)雪寒詩肩。
時于連床乞被臥,睡到日午鐘魚傳。
今朝別我眉色好,得得西謁騎鯨仙。
自云老矣世涂熟,獨有此老無人憐。
更須南去共舟楫,竹火江茶譚夜禪。
注釋參考
筆端
筆端 (bǐduān) 指寫文章、寫字、繪畫時筆的運用以及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意境 artistic conception of writing or painting 一一呈諸筆端蔬筍
(1).蔬菜和筍。 宋 王明清 《揮麈后錄》卷二:“ 康節(jié) 云:‘野人豈識堂食之味,但林下蔬筍,則嘗喫耳。’”
(2).指酸餡氣。 宋 蘇軾 《贈詩僧道通》詩:“語帶煙霞從古少,氣含蔬筍到公無?!弊宰ⅲ骸爸^無酸餡氣也?!眳⒁姟?酸餡氣 ”。
胸次
胸間。亦指胸懷?!肚f子·田子方》:“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,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?!?宋 黃庭堅 《題高君正適軒》詩:“豁然開胸次,風(fēng)至獨披襟。”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裴度還帶》頭折:“人説他胸次高傲,果然如此!” 鄭振鐸 《桂公塘》十四:“ 天祥 覺得胸次很光明,很舒暢,前之未有的放懷無慮?!?/p>
棘田
荊棘之田,荒田?!稏|觀漢記·第五倫傳》:“ 倫 免官歸田里,不交通人物,躬與奴共發(fā)棘田種麥?!?/p>
李石名句,送叔規(guī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