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鼎藥成龍入海,玉函書發(fā)鶴歸天
出自唐代黃滔《寄羅浮山道者二首》:
天際雙山壓海濆,天漫絕頂海漫根。
時(shí)聞雷雨驚樵客,長(zhǎng)有龍蛇護(hù)洞門。
泉石暮含朱槿晝,煙霞冬閉木綿溫。
林間學(xué)道如容我,今便辭他寵辱喧。
有人曾見洞中仙,才到人間便越年。
金鼎藥成龍入海,玉函書發(fā)鶴歸天。
樓開石脈千尋直,山拆鰲鱗一半膻。
誰到月明朝禮處,翠巖深鎖荔枝煙。
注釋參考
金鼎
(1).黃金炊具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闔閭內(nèi)傳》:“金鼎玉杯,銀樽珠襦之寶,皆以送女?!?/p>
(2).為鼎類炊具的美稱。 宋 陳師道 《滿庭芳·詠茶》詞:“華堂靜,松風(fēng)竹雪,金鼎沸湲潺。”
(3).特指道士煉丹之鼎爐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淮南王》詩:“琉璃作盌牙作盤,金鼎玉匕合神丹?!?唐 聶夷中 《訪嵩陽道士不遇》詩:“先生五岳游,文焰滅金鼎。” 唐 呂巖 《漁父·神異》詞:“金鼎內(nèi),迴朦朧。換骨添筋處處通。”
(4).借指煉丹或煉丹之術(shù)。 唐 李白 《避地司空原言懷》詩:“傾家事金鼎,年貌可長(zhǎng)新。” 明 陸采 《明珠記·訪俠》:“愿棄了升斗微官,早學(xué)那刀圭金鼎。”
(5).指九鼎。古代傳說 夏 鑄九鼎,奉為傳國之寶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銘箴》:“ 夏 鑄九牧之金鼎, 周 勒 肅慎 之楛矢。”《北齊書·文苑傳·顏之推》:“旄頭翫其金鼎,典午失其珠囊?!焙笠嘤靡杂髦竾以纵o大臣。 宋 曾鞏 《送沉諫議》詩:“金鼎鹽梅須大用,九霄應(yīng)已夢(mèng)儀刑?!?元 李獻(xiàn)卿 《劉寓叔先生挽詩》:“便調(diào)金鼎佐無為,鳳池坐數(shù) 汾陽 考。”
(6).鼎形的金香爐?!都t樓夢(mèng)》第七六回:“香篆銷金鼎,脂冰膩玉盆?!?/p>
成龍
(1).科舉及第。 嚴(yán)復(fù) 《救亡決論》:“千萬旅進(jìn),人皆鎩羽,我獨(dú)成龍,是冥冥中之鬼神,又許我為儒也?!?/p>
(2).比喻成為出人頭地的人。 西戎 《糾紛》:“可惜沒有那么高的梯子,看你們能成龍變鳳!”如:望子成龍。
玉函
(1).玉制的匣子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地真》:“九轉(zhuǎn)丹、金液經(jīng)、守一訣,皆在 崑崙 五城之內(nèi),藏以玉函,刻以金札,封以紫泥,印以中章焉。” 唐 杜牧 《贈(zèng)李處士長(zhǎng)句四韻》:“王函怪牒鎻靈篆,紫洞香風(fēng)吹碧桃?!?郭沫若 《孔雀膽》附錄資料匯集:“來件珍藏在玉函,傳之百世足觀覽?!?/p>
(2).“ 玉函方 ”的省稱。泛指醫(yī)書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子由清汶老龍珠丹》:“天公不解防癡龍,玉函寳方出龍宮?!?宋 陸游 《病中雜詠》之三:“ 華佗 囊書久已焚, 思邈 玉函秘不聞?!眳⒁姟?玉函方 ”。
歸天
歸天 (guītiān) 死的婉辭 pass away;die 那妖精不經(jīng)打,三五棒便歸天了黃滔名句,寄羅浮山道者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