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白玉蟾《泊頭圓照堂》:
脫白來求法,披緇去出家。
此心如水月,結(jié)屋老煙霞。
翠長真如竹,黃開般若花。
寄言劉鐵磨,自識趙州茶。
注釋參考
脫白
(1).謂脫去白衣,進(jìn)入仕途。 宋 王禹偁 《送臨清楊可入蜀》詩:“脫白去焚香,遙知祖德光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羅隱》:“ 隱 初貧來赴舉,過 鐘陵 ,見營妓 云英 有才思。后一紀(jì),下第過之, 英 云:‘ 羅秀才 尚未脫白?!?明 王錂 《尋親記·應(yīng)試》:“倚門望你身脫白。”
(2).脫身,脫走。 明 朱鼎 《玉鏡臺記·獄吏相戒》:“真假皆憑賊説,不怕他不多多拿錢來買求脫白。”《醒世恒言·赫大卿遺恨鴛鴦絳》:“ 空照 一把扯道:‘既同在此,料不容你脫白。’二人捽脫不開,將袖兒掩在面上?!?/p>
披緇
出家為僧尼。緇,緇衣,僧尼之服。 五代 齊己 《夏日寓居寄友人》詩:“披緇影跡堪藏拙,出世身心合向閒?!?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序:“慈母披緇,隔祇園於百里?!?清 陳夢雷 《絕交書》:“不孝削髮披緇,杜門旬日?!?/p>
出家
出家 (chūjiā) 棄舍俗家去做僧尼或道士 leave home and become a monk or nun白玉蟾名句,泊頭圓照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