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稱謝康樂,別事漢平津。
出自唐朝李嘉祐《送王諫議充東都留守判官》
時稱謝康樂,別事漢平津。衰柳寒關(guān)道,高車左掖臣。
背河見北雁,到洛問東人。憶昔游金谷,相看華發(fā)新。
注釋參考
時稱
猶時譽。 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》卷上:“ 昂 ( 郗昂 )有時稱,忽一日觸犯三人,舉朝嗟嘆?!?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企羨》:“ 大和 中,又有 杜顓 、 竇紃 、 蕭嶰 極有時稱,為后來領(lǐng)袖?!?/p>
謝康樂
南朝 宋 謝靈運 ,曾襲封 康樂公 ,故稱。 唐 杜甫 《石柜閣》詩:“優(yōu)游 謝康樂 ,放浪 陶彭澤 ?!?宋 嚴(yán)羽 《滄浪詩話·詩評》:“雖 謝康樂 擬 鄴 中諸子之詩,亦氣象不類。” 明 練子寧 《二月望日與饒隱君游玉笥山》詩:“我懷 謝 康樂 ,獨往游名山。”亦省稱“ 謝康 ”。 唐 李林甫 《秋夜望月憶韓席等諸侍》詩:“作賦推 潘岳 ,題詩許 謝康 ?!?/p>
平津
(1).坦途;大道。 晉 陶潛 《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(yuǎn)》詩:“平津茍不由,棲遲詎為拙?寄意一言外,茲契誰能別!” 唐 曇翼 《招隱》詩:“連峯數(shù)千里,修林帶平津。”
(2).古地名。 漢 時為 平津邑 , 武帝 封丞相 公孫弘 為 平津侯 ,即此。后多用為典,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級官僚。 前蜀 貫休 《酬韋相公見寄》詩:“空諷 平津 好珠玉,不知更得及門么?” 宋 歐陽修 《寄題相州榮歸堂》詩:“不須授簡樽前客,好學(xué) 平津 自有文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東萊行》詩:“侍中叩閣數(shù)彊諫,上書對仗彈 平津 ?!?/p>
(3).舊時 北平 (今 北京 、 天津 )的并稱。 茅盾 《歡迎古物》:“ 平 津 尚未陷落,而古物已經(jīng)裝箱待運?!?/p>
李嘉祐名句,送王諫議充東都留守判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哇賽運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