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白居易《題靈巖寺》:
娃宮屟廊尋已傾,硯池香徑又欲平。
二三月時(shí)何草綠,幾百年來(lái)空月明。
使君雖老頗多思,攜觴領(lǐng)妓處處行。
今愁古恨入絲竹,一曲涼州無(wú)限情。
直自當(dāng)時(shí)到今日,中間歌吹更無(wú)聲。
注釋參考
屟廊
亦作“屧廊”。1.即響屧廊。 春秋 時(shí) 吳宮 廊名。廊中地面用梓木板鋪成,行走有聲。 唐 皮日休 《館娃宮懷古》詩(shī):“硯沼只留溪鳥浴,屧廊空信野花埋?!?明 高啟 《十宮詞·吳宮》:“芙蓉水殿屧廊東,白苧秋來(lái)不耐風(fēng)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圓圓曲》:“香徑塵生鳥自啼,屧廊人去苔空緑。”
(2).泛指屋前走廊。 唐 戴叔倫 《游少林寺》詩(shī):“屧廊行欲遍,回首一長(zhǎng)吟。”《古今小說(shuō)·張舜美燈宵得麗女》:“那女子小小一雙腳兒,只好在屧廊緩步。”
硯池
硯池 (yànchí) 凹形硯 conave inkstone 硯臺(tái)中集儲(chǔ)水的坑 the depression for water on a inkstone香徑
亦作“ 香逕 ”。1.花間小路,或指落花滿地的小徑。 唐 戴叔倫 《游少林寺》詩(shī):“石龕苔蘚積,香徑白云深。” 宋 晏殊 《浣溪沙》詞:“無(wú)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識(shí)燕歸來(lái)。小園香徑獨(dú)徘徊?!?/p>
(2). 蘇州 勝跡 采香徑 的省稱。 采香徑 為 香山 旁的小溪, 春秋 時(shí) 吳王 種香于 香山 ,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。 唐 白居易 《題靈巖寺》詩(shī):“ 娃宮 屐廊 尋已傾, 硯池 香徑 又欲平?!?宋 柳永 《雙聲子》詞:“ 夫差 舊國(guó), 香徑 沒(méi)、徒有荒丘?!?元 張翥 《憶姑蘇》詩(shī):“臺(tái)上麋游 香逕 冷,陵頭虎去 劍池 荒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圓圓曲》:“ 香逕 塵生烏自啼, 屧廊 人去苔空緑?!?/p>
白居易名句,題靈巖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