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白玉蟾《曲肱詩二十首》:
太乙天{1|1}皇謁紫清,翠娥百萬擁云軿。
當時不合抬頭看,忽見天丁叱火鈴。
注釋參考
當時
當時 (dāngshí) 前文提到的或所指的那時 then;at that time;for the moment 當時的形式 指過去發(fā)生某事的時候 now 蓋當時未有雁蕩之名?!巍?沈括《夢溪筆談》 人民當時給他重大榮譽 當時 (dàngshí) 就在那個時刻;馬上 right;immediately;right away;at once 當時就簽約雇用你不合
(1).違背;不符合。 漢 劉向 《九嘆·遠逝》:“惜往事之不合兮,橫 汨羅 而下濿?!?宋 司馬光 《文中子補傳》:“發(fā)端唱導者非二家之罪而誰哉?此皆議論不合於圣人者也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三:“若與平生所聞不合,發(fā)書詳正,必無所疑乃已?!?洪深 《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》第四章:“總之,不合社會的標準就是了?!?/p>
(2).不和?!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七:“不想 安綿 兵備道與 聞參將 不合?!?/p>
(3).不應當;不該?!逗鬂h書·杜林傳》:“臣愚以為宜如舊制,不合翻移?!?五代 許岷 《木蘭花》詞:“當初不合儘饒伊,贏得如今長恨別。” 明 徐渭 《女狀元》第三出:“小的不合叫那會篆刻的人,照依那關防刻一個小記印兒?!?清 孫枝蔚 《代書寄呈大兄伯發(fā)》:“吾家本素封,不合輕犁鋤?!?/p>
抬頭
(1) [begin a new line, as a remark of respect, when mentioning the addressee in letters, etc.]∶舊時書信、公文等行文中遇到對方的名稱時,為表示尊敬而另起一行
(2) [name of the buyer or payee on bills,receipts,or space for filling such a name]∶發(fā)票、收據(jù)上寫收件人或收款人的地方
詳細解釋同“擡頭”。1.舉首,仰起頭。 唐 皮日休 《病孔雀》詩:“煙花雖媚思沉冥,猶自抬頭護翠翎?!?后蜀 顧夐 《荷葉杯》詞:“泥人無語不抬頭,羞摩羞?!薄端疂G傳》第二回:“ 王進 謝罷罪,起來抬頭看了,認得是 高俅 ?!?趙樹理 《地板》:“﹝ 小剛 ﹞笑得合不住口,羞得我不敢抬頭。”
(2).比喻受壓制者得到伸展。 五代 王仁裕 《開元天寶遺事·依冰山》:“大丈夫有凌云蓋世之志,而拘於下位,若立身於矮屋中,使人抬頭不得。” 老舍 《龍須溝》第二幕:“解放了,好人抬頭?!?/p>
(3).舊時書信、行文的一種格式。即涉及對方時,要按照一定的格式,另起一行書寫,以表示尊敬。亦指書信、公文等行文抬頭的地方。 明 劉若愚 《酌中志·憂危竑議前紀》:“僅照原刊抬頭,弁之編首?!?清 梁紹壬 《兩般秋雨盦隨筆·跳行》:“作書出格曰抬頭。《金石録》稱 唐 之《中岳嵩山碑》,書皇帝太后不跳行,不空格。跳行者,抬頭也。”《孽?;ā返谑呕兀骸?小燕 説話時,卻把眼偷瞧,只見榻上枕邊,拖出一幅長箋,滿紙都是些抬頭,那抬頭卻奇怪,不是閣下臺端,也非長者左右,一迭連三全是‘妄人’兩字?!?魯迅 《華蓋集續(xù)編的續(xù)編·關于三藏取經(jīng)記等》:“我的看書,和藏書家稍不同,是不甚相信缺筆、抬頭,以及 羅氏 題跋的?!?/p>
(4).在信件、票據(jù)或單據(jù)上寫收件人或收款人的地方。 張賢亮 《土牢情話》第八章:“沒有抬頭,沒有落款,而且是用左手寫的字?!?高曉聲 《陳奐生轉業(yè)》六:“這五噸材料,將來的發(fā)票,自然只能開 奐生 廠里的抬頭?!?/p>
見天
見天 (jiàntiān) 每天;天天 everyday 他見天早上練習跑步火鈴
(1).道士所用的法器。 唐 皮日休 《入林屋洞》詩:“腰下佩金獸,手中持火鈴。”
(2).道教亦借指人體中膽邊的肉珠?!饵S庭內景經(jīng)·膽部》:“雷電八振揚玉旌,龍旂橫天擲火鈴?!?/p>
白玉蟾名句,曲肱詩二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