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陸游《書喜》
滿川秋獲重赬肩,拾穗兒童擁道邊。
夜夜江村無吠犬,家家市步有新船。
奪攘不復(fù)憂山越,安樂渾疑是地仙。
惟有衰翁最知達(dá),避胡猶記建炎年。
注釋參考
奪攘
搶奪?!稌涡獭罚骸柏璨豢苜\,鴟義姦宄,奪攘矯虔。” 唐 韓愈 《病鴟》詩:“奪攘不愧恥,飽滿盤天嬉?!?明 宋濂 《楊氏家傳》:“昔之爭鬭奪攘之禍,亦幾乎熄矣?!?/p>
山越
古代對(duì)南方山區(qū)少數(shù)民族的通稱?!逗鬂h書·靈帝紀(jì)》:“ 丹陽 山 越 賊圍太守 陳夤 , 夤 擊破之?!薄度龂尽侵尽侵鱾鳌罚骸胺植恐T將,鎮(zhèn)撫山 越 ,討不從命?!薄缎绿茣づ嵝輦鳌罚骸皠≠\ 栗鍠 誘山 越 為亂,陷州縣?!?清 王鳴盛 《十七史商榷·三國志四·山越》:“山 越 者,自 周 秦 以來,南蠻總稱百 越 ,伏處深山,故名山 越 ?!?/p>
安樂
安樂 (ānlè) 安寧快樂 comfort;ease;joy;safe and pleasant 回歸故里,度過老年的安樂生活地仙
(1).方士稱住在人間的仙人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論仙》:“按《仙經(jīng)》云:‘上士舉形昇虛,謂之天仙;中士游於名山,謂之地仙;下士先死后蛻,謂之尸解仙?!薄对企牌呋`》卷一一四:“此飛仙之所服,非地仙之所聞?!?清 薛福成 《庸盦筆記》卷三:“ 羅浮山 中有 黃道人 ,相傳 東晉 時(shí), 葛洪 煉丹仙去, 道人 撈其鼎中餘丹吞之,遂為地仙。時(shí)時(shí)披髮氅衣,出行山中?!?/p>
(2).比喻閑散享樂的人。 唐 李涉 《秋日過員太祝林園》詩:“望水尋山二里餘,竹林斜到地仙居?!薄缎挛宕贰るs傳·張?bào)蕖罚骸?筠 居 洛陽 ,擁其貲,以酒色聲妓自娛足者十餘年,人謂之‘地仙’?!?宋 蘇軾 《李行中秀才醉眠亭》詩:“已向閑中作地仙,更於酒里得天全。”
(3).比喻美麗的女子。 元 張可久 《醉太平·席上有贈(zèng)》曲:“風(fēng)流地仙,體態(tài)天然,畫圖誰敢鬭嬋娟。” 清 鵝湖逸士 《老狐談歷代麗人記》:“吾所見麗人,約須分三等……有跨越一代之麗,此其人皆已至地仙神仙之地位?!?/p>
陸游名句,書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