譬之若水火然,善用之則為福,不能用之則為禍
出自先秦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·紀·孟秋紀》:
摘自《呂氏春秋·紀·孟秋紀》
解釋:戰(zhàn)爭像水火一樣,使用得妥善,能給人帶來幸福;使用得不妥善,則會帶來禍患。
原文摘要:
則豎子、嬰兒之有過也立見;國無刑罰,則百姓之相侵也立見;天下無誅伐,則諸侯之相暴也立見。故怒笞不可偃於家,刑罰不可偃於國,誅伐不可偃於天下,有巧有拙而已矣。故古之圣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。夫有以噎死者,欲禁天下之食,悖;有以乘舟死者,欲禁天下之船,悖;有以用兵喪其國者,欲偃天下之兵,悖。夫兵不可偃也,譬之若水火然,善用之則為福,不能用之則為禍;若用藥者然,得良藥則活人,得惡藥則殺{1*1}人。義兵之為天下良藥也亦大矣。且兵之所自來者遠矣,未嘗少選不用。貴賤、長少、賢者不肖相與同,有巨有微而已矣。察兵之微:在心而未發(fā),兵也;疾視,兵也;作色,兵也;傲言,兵也;援推,兵也;連反,兵也;侈斗,兵也;三軍攻戰(zhàn),兵也。此八者皆兵也,微巨之爭也。今世之以偃兵
注釋參考
譬之
謂把它比方作?!墩撜Z·子張》:“ 子貢 曰:‘譬之宮墻, 賜之 墻也及肩,窺見室家之好。’” 三國 魏 曹冏 《六代論》:“譬之種樹,久則深固其根本,茂盛其枝葉?!?唐 韓愈 《太學生何蕃傳》:“譬之水,其為澤,不為川乎!川者高,澤者卑。高者流,卑者止。”
若水
古水名。即今 雅礱江 。其與 金沙江 合流后的一段,古時亦稱 若水 ?!秴问洗呵铩みm音》:“帝 顓頊 生自 若水 。” 南朝 陳 徐陵 《陳文帝哀冊文》:“ 若水 傳帝,熏風御民?!?/p>
不能
不能 (bùnéng) 不可能;不能夠 impotent;unable;incompetent;inefficient;powerless 又北向,不能得日?!鳌w有光《項脊軒志》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(xiàn) 〈方〉∶不允許,不可以 cannot afford;do not equal to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論 〈方〉∶不至于 may not;must not呂不韋名句,呂氏春秋·紀·孟秋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