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口明明一無舌,同死同生為吾決
出自宋代釋慧空《大士講經(jīng)》:
兩口明明一無舌,同死同生為吾決。
那吒頂上喫蒺藜,金剛腳下流出血。
注釋參考
兩口
指夫婦二人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六:“馬兒登程,坐車兒歸舍;馬兒往西行,坐車兒往東拽:兩口兒一步兒離得遠(yuǎn)如一步也。”《醒世恒言·賣油郎獨(dú)占花魁》:“既然沒處投奔,你老夫妻兩口,只住在我身邊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一回:“兩口兒打扮出來,先請 牛老 在上,磕下頭去?!比纾禾焐舷掠甑厣狭?,小兩口吵架不記仇。
明明
明明 (míngmíng) 顯然如此,確實(shí) obviously 這話明明是她說的,還用爭? 清楚,顯然 writ large 工業(yè)落后的問題,明明是我們自己的問題無舌
(1).沒有舌頭?!钝拧め岠B》:“ 閩 諺曰:‘鴇無舌,兔無脾。’蓋鴇無舌連蹄,性不木止?!?/p>
(2).謂不善言語、辭章。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黃龍南禪師真贊》:“工以丹墨,得皮得骨;我以無舌,贊水中月?!卑?,佛教以“廣長舌”泛喻能言善辯。
同生
(1).謂同父所生。因以指兄弟?!秶Z·晉語四》:“其同生而異姓者,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。”《后漢書·鄭玄傳》:“咨爾焭焭一夫,曾無同生相依?!?楊樹達(dá) 《積微居讀書記·讀<后漢書>札記·張純曹褒鄭玄傳》:“同生,謂兄弟?!?晉 陸機(jī) 《贈(zèng)弟士龍》詩之五:“依依同生,恩篤情結(jié)。”
(2).同年出生。 宋 文彥博 《奉陪伯溫中散等作同甲會(huì)》詩:“四人三百十二歲,況是同生丙午年?!?/p>
(3).一起活著。 歐陽山 《柳暗花明》八五:“咱倆生就同生,死就同死!”
釋慧空名句,大士講經(jī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