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紹曇《布袋贊》:
杖挑布袋,冷嘲熱諷笑訚訚。
肚皮無窖,眼里無筋,走長汀等個人。
敗闕了也,賊精賊精。
注釋參考
布袋
(1).布制的袋子?!端鍟な池浿尽罚骸坝兴緡L進(jìn)乾薑,以布袋貯之。”
(2).指招贅的女婿?;蛞詾椤把a(bǔ)代”的音訛。 宋 朱翌 《猗覺寮雜記》卷上:“世號贅壻為布袋,多不曉其義。如入布袋,氣不得出。頃附舟入 浙 ,有一同舟者號 李布袋 。篙人問其徒云:‘如何入舍壻謂之布袋?’眾無語。忽一人曰:‘語訛也,謂之補(bǔ)代。人家有女無子,恐世代自此絶,不肯嫁出,招壻以補(bǔ)其世代爾?!搜越~有理。”一說作“布代”。參見“ 布代 ”。
冷嘲熱諷
冷嘲熱諷 (lěngcháo-rèfěng) 尖刻的嘲笑,辛辣的諷刺 ridicule;burning scorching satire and freezing irony; give sb. a dig; mock rant and rave 他想起曾經(jīng)受到的冷嘲熱諷,心里很是不服 成語解釋冷:不熱情,引伸為嚴(yán)峻;熱:溫度高,引伸為辛辣。用尖刻辛辣的語言進(jìn)行譏笑和諷刺。冷嘲熱諷出處清·袁枚《牘外余言》:“楚公子圍為虢之會,其時子圍篡國之狀,人人知之,皆有不平之意,故晉大夫七嘴八舌,冷譏熱嘲,皆由于心之大公也。”使用例句見了老徐,說了幾句冷嘲熱諷的話兒。訚訚
(1).說話和悅而又能辯明是非之貌?!墩撜Z·鄉(xiāng)黨》:“朝,與下大夫言,侃侃如也;與上大夫言,誾誾如也。” 朱熹 集注:“誾誾,和悅而諍也?!?劉寶楠 正義:“諍者辯論其是非也?!?唐 張說 《東都酺宴》詩序:“將吏咸集,佩章有序,鏘鏘濟(jì)濟(jì),侃侃誾誾?!?dong{1*1}必{1*1}武 《挽陳毅同志詩》:“誾誾談國事,了了述邊情。”
(2).盛貌?!段倪x·司馬相如<長門賦>》:“桂樹交而相紛兮,芳酷烈之誾誾?!?李善 注:“酷烈誾誾,香氣盛也?!?/p>
(3).犬吠聲。誾,用同“ 狺 ”。 唐 孟郊 《秋懷》詩之十五:“詈言不見血,sha{1-1}人何紛紛,聲如窮家犬,吠竇何誾誾?!?/p>
(4).高大貌。誾,通“ 言 ”。 唐 韓愈 《南山詩》:“誾誾樹墻垣,巘巘架庫廄。” 錢仲聯(lián) 集釋:“ 王元啟 曰:誾誾恐取《詩·大雅》‘崇墉言言’之義。古字誾與言通。 毛 傳云:‘言言,高大也?!?方成珪 《箋正》;《禮·玉藻》:‘二爵而言言斯。’注:‘言言與誾誾同。’”
釋紹曇名句,布袋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