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葛郯《滿庭霜(和前)》:
歸去來兮,家林不遠,夢魂飛繞煙峰。
洞房花木,只在小池東。
誰道云深無路,小橋外、一徑相通。
功名小,從教群蟻,鏖戰(zhàn)大槐宮。
。
故人,書夜到,秫田百畝,已兆年豐。
把烏程爛醉,不數(shù)郫筒。
醉后村歌正舞,團圞坐、一笑春風(fēng)。
洪崖伴,定驅(qū)鸞鶴,時一訪衰翁。
注釋參考
烏程
古名酒產(chǎn)地。有二說:一謂在 豫章 康樂縣 (今 江西省 萬載縣 ) 烏程鄉(xiāng) ,一謂在 湖州 烏程縣 (今 浙江省 湖州市 )。亦指美酒?!段倪x·張協(xié)<七命>》:“乃有 荊 南烏程, 豫 北竹葉。” 李善 注:“ 盛弘之 《荊州記》曰: 淥水 出 豫章 康樂縣 。其間 烏程鄉(xiāng) ,有酒官取水為酒,酒極甘美。” 劉良 注:“烏程、竹葉,酒名?!?宋 樂史 《太平寰宇記·江南東道六·湖州》:“《郡國志》云:古 烏程氏 居此,能醖酒,故以名縣。” 宋 歐陽修 《送胡學(xué)士知湖州》詩:“ 吳興 水精宮,樓閣在寒鑑。橘柚秋苞繁,烏程春甕釅?!?宋 蘇軾 《次韻答王鞏》:“今日扁舟去,白酒載烏程?!?清 方以智 《通雅·飲食》:“ 烏程 在今西 浙 湖州 , 秦 時有 程林 、 烏金 二家善釀。”
爛醉
爛醉 (lànzuì) 沉醉;酩酊大醉 be dead drunk; be drunk and disorderly 喝個爛醉方休不數(shù)
數(shù)不清;無數(shù)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思賢》:“近古以來,亡代有三,穢國不數(shù)?!?汪繼培 箋:“穢,當作滅?!?彭鐸 校正:“不數(shù),即無數(shù)?!?宋 曾鞏 《<王平甫文集>序》:“各於其盛時,士之能以特見於世者,率常不過三數(shù)人,其世之不數(shù),其人之難得如此?!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诎税嘶兀骸?揚州 番役把 呂祥 的衣服剝脫乾浄,餛飩捆起,一根繩拴在樹的半中腰里,鐵棍皮鞭,諸刑咸備……打了個不數(shù)?!?/p>
不亞于。 明 汪道昆 《高唐夢》:“想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,絶代無雙,不數(shù) 莊生 陳説。” 清 王韜 《淞隱漫錄·畫船紀艷》:“噫嘻! 錢塘江 上畫船風(fēng)景,誠不數(shù) 珠海 燈痕、 秦淮 月色也?!?/p>
郫筒
(1).竹制盛酒具。 郫 人截大竹二尺以上,留一節(jié)為底,刻其外為花紋,或朱或黑或不漆,用以盛酒。 唐 李商隱 《因書》詩:“海石分棋子,郫筒當酒缸?!?宋 楊萬里 《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聞鶯與大兒議秋涼一出游山》詩:“萬迭山連千澗水,雙行纏伴一郫筒。” 明 謝榛 《送謝武選少安犒師固原因還蜀會兄葬》詩:“一對郫筒腸欲斷,鶺鴒原上草蕭蕭。”
(2).酒名。相傳 晉 山濤 為 郫 令,用竹筒釀酒,兼旬方開,香聞百步,俗稱“郫筒酒”。 唐 杜甫 《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》詩之一:“魚知丙穴由來美,酒憶郫筒不用沽。” 仇兆鰲 注:“《成都記》: 成都府 西五十里,因水標名曰 郫縣 ,以竹筒盛美酒,號為郫筒。《華陽風(fēng)俗録》: 郫縣 有 郫筒池 ,池旁有大竹, 郫 人刳其節(jié),傾春釀於筒,苞以藕絲,蔽以蕉葉,信宿香達於竹外,然后斷之以獻,俗號郫筒酒?!币槐咀鳌?郫筒 ”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周邠寄雁蕩山圖》:“所恨 蜀山 君未見,他年攜手醉郫筒?!?清 唐孫華 《送王誦侯之官成都》詩:“或言 錦城 天下樂,郫筒美酒丙穴魚?!?/p>
葛郯名句,滿庭霜(和前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互動桌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