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秋晚雜書三十首》:
酒為萬有神,菊實百卉仙。
敢問神謂何,我腸苦愁煎。
此味一濡唇,倏忽千憂捐。
仙說又何謂,南陽有其泉。
昔人飲芳潤,槁項足引年。
閒居愛重九,二物心懷旃。
秋熱寒華遲,家貧時醪慳。
屯乖勿深嘆,古亦有斯賢。
注釋參考
昔人
昔人 (xīrén) 前人;古人 the ancient people芳潤
芳香潤澤。亦用以喻文辭之精華。 晉 陸機 《文賦》:“傾羣言之瀝液,漱‘六藝’之芳潤?!?宋 陸游 《蝶戀花·離小益作》詞:“雨過園林,花氣浮芳潤?!?明 謝榛 《四溟詩話》卷三:“高遠如長空片云,芳潤如露蕙春蘭?!?明 顧起綸 《國雅品·士品四》:“ 黃詹事 才伯 ,性尚沖和,韻含芳潤,玄覽 鰲洲 ,藏珍 瓊海 ,為一代名家?!?/p>
槁項
亦作“槀項”。羸瘦貌。 明 高啟 《<婁江吟稿>序》:“有肯槁項老死於布褐藜藿者哉?” 清 錢謙益 《甲子秋北上渡淮寄里中游好》詩之四:“入國下車三嘆息,有人槁項在菰蘆?!?章炳麟 《訄書·學隱》:“ 東原 方承流奔命不給,何至槀項自縶,縛 漢 學之拙哉。”參見“ 槁項黃馘 ”。
引年
(1).謂古禮對年老而賢者加以尊養(yǎng)。后用以稱年老辭官。《禮記·王制》:“凡三王養(yǎng)老,皆引年。八十者一子不從政,九十者其家不從政。”《梁書·止足傳贊》:“ 顧憲之 、 陶季直 ,引年者也?!?宋 蘇轍 《代張gong{1*1}安道乞致仕表》:“臣聞引年去位,事君之舊章;懷祿忘歸,人臣之深戒。” 清 杭世駿 《<東城雜記>序》:“亦有國老引年,依風繩谷?!?/p>
(2).延長年壽。 唐 韓愈 《進學解》:“訾醫(yī)師以昌陽引年,欲進其豨苓也。” 明 方孝孺 《菊趣軒記》:“不為時俗所變,服之可以引年?!?/p>
方回名句,秋晚雜書三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周五夜放克高清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