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海邊,孤山下,晴橋螮蝀,小舫琵琶
出自元代張可久《【中呂】普天樂_重過西湖面》:
重過西湖。
。
面圖中,紅塵外,妝臺方釵,芳徑羅鞋。
金瓶帶酒攜,紈扇和詩賣。
一枕清風扁舟快,碧桃香兩岸花開。
劉郎再來,西施好客,東閣憐才。
。
。
暮春即事。
。
老海邊,孤山下,晴橋螮蝀,小舫琵琶。
春殘杜宇聲.香冷荼蘼架。
淡抹濃妝山如畫,酒旗兒三兩人家。
斜陽落霞,嬌二嫩水,剩柳殘花。
。
注釋參考
海邊
(1).海的邊沿一帶。 唐 李郢 《送人之嶺南》詩:“ 謝 氏海邊逢su{1*1}女, 越王 潭上見青牛?!?五代 馬縞 《中華古今注·鳧》:“﹝鳧﹞常在海邊沙上食砂石,皆消爛,惟食海蛤不消,隨其糞出,用為藥倍勝者也?!?/p>
(2).指海疆?!度龂尽の褐尽ず|(zhì)傳》:“嚴設備以待敵,海邊無事?!?/p>
孤山
山名。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中,孤峰獨聳,秀麗清幽。 宋 林逋 曾隱居于此,喜種梅養(yǎng)鶴,世稱 孤山處士 。 孤山 北麓有 放鶴亭 和梅林。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人事二》:“ 林逋 隱居 杭州 孤山 ,常畜兩鶴,縱之則飛入云霄,盤旋久之,復入籠中?!?宋 林逋 《宿姑蘇凈惠大師院》詩:“ 孤山 猿鳥 西湖 上,懶對寒燈詠《式微》?!?清 趙翼 《寓西湖十日雜記以詩》:“ 孤山 好林館,丹碧隱青漣。” 清 秋瑾 《梅十章》之九:“ 孤山 林下三千樹,耐得寒霜是此枝?!?郭沫若 《瓶》詩之四:“我是憑倚在 孤山 的水亭,我是佇立在亭外的水濱?!?/p>
螮蝀
螮蝀 (dìdōng) 虹的別名。借指橋。比喻才氣橫溢 rainbow琵琶
琵琶 (pípa)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,彈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,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,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漢“裁箏筑”的基礎上逐步發(fā)展起來的。它從西漢試制,歷東漢、魏晉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漢末魏初始獲“枇杷”名。魏晉時,因“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“琵琶” pi-pa,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張可久名句,【中呂】普天樂_重過西湖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