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以夫《燭影搖紅》:
乍冷還暄,小春時候今朝轉。
三分歷日二分休,鏡里清霜滿。
云幕低垂不展。
矮窗明、紅麟初暖。
老來活計,濁酒三杯,黃庭一卷。
萬里關河,朔風吹到邊聲遠。
倚樓脈脈數歸鴻,誰會愁深淺。
最苦山寒日短。
但梅花、相看歲晚。
何人金屋,巧囀歌鶯,慢調箏雁。
注釋參考
金屋
華美之屋。 南朝 梁 柳惲 《長門怨》詩:“無復金屋念,豈照長門心?!?唐 于鵠 《送宮人入道歸山》詩:“自傷白髮辭金屋,許著黃裳向玉峯?!?清 龔自珍 《湘月》詞:“一枝贈我,安排自有金屋?!?魯迅 《惜花》詩之二:“劇憐常逐柳綿飄,金屋何時貯 阿嬌 ?”參見“ 金屋貯嬌 ”。
慢調
詞曲的一種格調。因曲調舒緩而得名。也有由單調小令演化為中調、長調而稱慢的,如《浪淘沙慢》、《木蘭花慢》等。
箏雁
箏柱。因箏柱斜列如雁行,故稱。 元 張可久 《迎仙客·春晚》曲:“燕初忙,鶯正懶。簾捲輕寒,玉手調箏雁?!?/p>
趙以夫名句,燭影搖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