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劉長卿《哭張員外繼》
慟哭鐘陵下,東流與別離。二星來不返,雙劍沒相隨。
獨(dú)繼先賢傳,誰刊有道碑。故園荒峴曲,旅櫬寄天涯。
白簡曾連拜,滄洲每共思。撫孤憐齒稚,嘆逝顧身衰。
泉壤成終古,云山若在時(shí)。秋風(fēng)鄰笛發(fā),寒日寢門悲。
世難愁歸路,家貧緩葬期。舊賓傷未散,夕臨咽常遲。
自此辭張邵,何由見戴逵。獨(dú)聞山吏部,流涕訪孤兒。
注釋參考
撫孤
存恤遺孤;撫養(yǎng)孤兒。 南朝 陳 何胥 《哭陳昭》詩:“撫孤空對(duì)此,零淚欲奚言?!?唐 杜甫 《遣懷》詩:“臨餐吐更食,??诌`撫孤?!?清 陸以湉 《冷廬雜識(shí)·嵇封翁》:“其室 楊太夫人 ,守志撫孤,備嘗艱苦?!?丁玲 《母親》二:“爺爺們既不能替我還賬,又不能替我撫孤,也就管不到我許多?!?/p>
嘆逝
感嘆歲月易去。語本《論語·子罕》:“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。” 晉 潘岳 《秋興賦》:“臨川感流以嘆逝兮,登山懷遠(yuǎn)而悼近?!?唐 李紳 《<追昔游集>序》:“《追昔游》,蓋嘆逝感時(shí),發(fā)于悽愴而作也。”
顧身
謂顧及身體。 元 張翥 《感興》詩:“從來豪杰愿風(fēng)塵,奮臂干戈肯顧身?”
劉長卿名句,哭張員外繼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串香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