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圣而尊,備舉彌文
出自宋代佚名《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》:
有美英瑤,于昭祥金。
為策為章,業(yè)著徽音。
德圣而尊,備舉彌文。
億截萬年,永輔堯勛。
注釋參考
備舉
(1).具備并實行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備舉其道,不私其欲?!?孔穎達 疏:“能備具舉行仁義之道,以利天下,不私自恣己之qing{1-1}欲也。”
(2).詳細列舉。 唐 李翱 《再請停率修寺觀錢狀》:“況使司稅額,悉以正名,幸當職司,敢不備舉?!?謝覺哉 《艱險拿來足踩平》:“農(nóng)業(yè)、工業(yè)、商業(yè)、教育、科學文化、政法及其他不能備舉的事業(yè),都有較切實和詳細的規(guī)定?!?/p>
(3).謂兼容并包。 明 王廷相 《<何大復先生集>》序:“遐追 周 漢 ,俯視 六朝 ,溫醇典雅,豐容色澤,靡不備舉?!?/p>
彌文
(1).彌加文飾。多指禮制。《漢書·揚雄傳上》:“或稱 戲 農(nóng) ,豈或帝王之彌文哉?” 顏師古 注:“言儉質(zhì)者皆舉 伏戲 、 神農(nóng) 為之首,是則豈為后代帝王彌加文飾乎?” 宋 王安石 《樞密使張昇封贈三代制·嫡母》:“先王制禮,及后世而彌文。顧所以順理而即人情,古今一也?!?/p>
(2).指后人理想化了的古代禮制或繁復瑣細的禮數(shù)。 明 楊慎 《封建》:“三朝之制殆為虛設,九伐之典亦是彌文,則封建非圣人意明矣?!?/p>
(3).謂夸飾之辭。 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雙樹幻鈔中》:“凡浮屠之説,類涉夸大者,率中華之人演譯之。最先《四十二章》,平實彰顯;及《心經(jīng)》等,總之譚理,何嘗有一切彌文;《金剛》、《圓覺》,不失淵眇。”
(4).謂富于文采。 宋 蘇轍 《乞御制集敘狀》:“臣等恭惟 神宗皇帝 天縱彌文,神授英略,詞章淵妙,不學而能,籌策縱橫,絶人遠甚?!?/p>
佚名名句,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