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惟隔今古,況復(fù)閱興亡
出自宋代沈莊可《題分宜上松晚香堂》:
魏公判相州,始作晝錦堂。
老圃秋色淡,自愛晚節(jié)香。
怡齋懷紫綬,得誥歸故鄉(xiāng)。
葺圃承祖志,構(gòu)堂先廬傍。
命名仰前哲,闊步追遺芳。
人生隨分定,鵬鷃自殊翔。
富貴任適志,余暇聊徜徉。
譬彼蘭與菊,托根花卉場。
榮枯有遲速,代謝從暄涼。
百年倏過半,須發(fā)各已蒼。
多情感會別,聚散安可常。
非惟隔今古,況復(fù)閱興亡。
何以消我憂,一醉萬慮忘。
季子久顛沛,買臣早疏狂。
累累暮年印,得失寧相儻。
何如光霽時,呼客同舉觴。
靜中猿鳥樂,閑處日月長。
愿堅歲寒操,有如傲霜黃。
注釋參考
非惟
非惟 (fēiwéi) 不但,不僅 not only 然操遂能克 紹,以弱為強(qiáng)者,非惟天時,抑亦人謀也?!度龂尽ぶT葛亮傳》今古
(1).現(xiàn)時與往昔。 唐 韓愈 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議論證據(jù)今古,出入經(jīng)史百子。” 宋 蘇軾 《夜直秘閣呈王敏甫》詩:“共誰交臂論今古,只有閑心對此君?!?/p>
(2).謂古往今來,從古到今。
(3).過去、往昔。亦借指消逝的人事、時間。《北史·薛辯傳》:“汝既未來,便成今古,緬然永別,為恨何言!” 唐 王昌齡 《同從弟銷南齋玩月》詩:“冉冉幾盈虛,澄澄變今古。” 元 趙孟頫 《聞?chuàng)v衣》詩:“人間俯仰成今古,何待他時始惘然?!?清 納蘭性德 《蝶戀花》詞:“不恨天涯行役苦,只恨西風(fēng),吹夢成今古。”
況復(fù)
亦作“況復(fù)”。1.更加;加上。 隋煬帝 《白馬篇》:“本持身許國,況復(fù)武功彰?!?唐 杜甫 《寄杜位》詩:“干戈況復(fù)塵隨眼,鬢髮還應(yīng)雪滿頭。” 明 梁辰魚 《于虎丘殿階遇張月容》曲:“眼波橫,況復(fù)香肩偷憑?!?/p>
(2).何況,況且?!蛾悤そ倐鳌罚骸皼r復(fù)才未半古,尸素若茲?!?唐 馬總 《意林·傅子》:“蜘蛛作羅,蜂之作窠,其巧亦妙矣,況復(fù)人乎?” 唐 劉駕 《寄遠(yuǎn)》詩:“得書喜猶甚,況復(fù)見君時?!?/p>
(3).仿佛,好像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一三四:“呼之迴面視,況復(fù)不相識?!?/p>
興亡
興亡 (xīngwáng) 興盛與衰亡 rise and fall (of a nation)沈莊可名句,題分宜上松晚香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