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烏龍廟》:
江邊蒼龍背負天,蟠踞千載常蜿蜒;其前橫辟為大川,高城鼓角聲隱然。
龍廟於山家於淵,世為吾州作豐年。
老守雖愧筆如椽,潔齋試賦迎神篇。
注釋參考
筆如椽
《晉書·王珣傳》:“ 珣 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,既覺,語人曰:‘此當有大手筆事。’俄而帝崩,哀冊諡議,皆 珣 所草。”后因以“筆如椽”喻大手筆或重要的文墨之事。 宋 蘇軾 《光祿庵》詩之一:“何事庵中著光祿,枉教閒處筆如椽?!?/p>
潔齋
凈潔身心,誠敬齋戒。《群書治要》卷四四引 漢 桓譚 《新論》:“ 王翁 好卜筮,信時日,而篤于事鬼神,多作廟兆,潔齋祀祭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獲水》:“穿石為藏……黎民謂藏有神,不敢犯神,凡到藏皆潔齋而進?!?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余乃端仰一心,潔齋三日?!?宋 葉適 《朝請大夫司農少卿高公墓志銘》:“歲七日,率屬郡潔齋合祠以祈,既大雪,蝗死麥熟,人以為至誠之應。”
迎神
舊時迎接神靈來降,以祈多福免災的活動。迎神時,多配有鼓樂歌辭。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大祝迎神于廟門,奏《嘉至》,猶古降神之樂也?!?唐 皇甫冉 《送李使君赴邵州》詩:“城池春足雨,風俗夜迎神?!?清 納蘭性德 《蝶戀花·散花樓送客》詞:“行宿黃茅山店路,夕陽邨社迎神鼓?!?魯迅 《花邊文學·迎神和咬人》:“迎神,農民們的本意是在救死的--但可惜是迷信?!?/p>
陸游名句,烏龍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