飚輪戾止,光燭靈壇
出自宋代楊億《又七首其三送神理安曲》:
飚輪戾止,光燭靈壇。
金奏繹如,白露漙漙。
注釋參考
戾止
來到?!对姟旐灐ゃ罚骸?魯侯 戾止,言觀其旂。” 毛 傳:“戾,來;止,至也。” 晉 潘岳 《藉田賦》:“大君戾止,言藉其農(nóng)。” 唐 任華 《寄李白》詩:“及余戾止,君已 江 東訪 元丹 ,邂逅不得見君面?!?嚴復(fù) 《論世變之亟》:“乃一旦有數(shù)萬里外之荒服島夷,鳥言夔面,飄然戾止,叩關(guān)求通?!?/p>
光燭
(1).照耀。 戰(zhàn)國 魯仲連 《遺燕將書》:“﹝ 管仲 ﹞兼三行之過而為 五霸 首,名高天下而光燭鄰國。”
(2).猶明燭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看伏郎新婚》詩:“何如光燭夜,輕扇掩紅妝?!?/p>
靈壇
祭壇?!稘h書·武帝紀》:“朕躬祭后土地祇,見光集於靈壇,一夜三燭?!薄段倪x·應(yīng)璩<與廣川長岑文瑜書>》:“躬自暴露,拜起靈壇,勤亦至矣?!?呂向 注:“靈壇,祈雨壇也。” 唐 王勃 《乾元殿頌》:“圓邱上闢,奉蒼璧於靈壇;方澤下凝,列黃琮於寶墠?!?/p>
楊億名句,又七首其三送神理安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