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印肅《偈頌三十首》:
佛是西天之梵語,此土將覺義以同名。
心邊不覺屬眾生,心轉(zhuǎn)覺時一切佛。
佛開口處為言教,化導(dǎo)迷心轉(zhuǎn)覺心。
眾生開口成寐語,沙魘群迷叫不醒。
迷悟不同希達(dá)者,諸佛方便救迷{1*1}情。
情忘想盡明心者,海藏瑯函不可輕。
在在處處堪聞演,共祝吾皇亙古今。
臣忠子孝那邊靜,風(fēng)雨調(diào)和物物成。
是非一體元無二,佛與眾生不出心。
我今圓滿如來藏,唯愿眾生發(fā)信心。
等與如來同受用,一聞千悟永瞻欽。
這回針芥若不遇,剎那失足墜幽冥。
閻公問汝將何答,未免刀山火焰林。
地獄皆因心不悟,一十八界杳難尋。
八萬四千城可畏,鐵圍無間苦呻吟。
個中不遇佛光照,萬劫無由得山輪。
忉利諸天因業(yè)墜,后聞天鼓復(fù)超升。
人生有限空花相,光陰迅速豈堪停。
古人究竟如救頭,后士無依豈不驚。
一失人身難再復(fù),榮華富貴苦來臨。
如今自有非他事,性水澄清理甚深。
海印森羅融萬象,湛然無古亦無今。
化無所化知無二,自肯隨心了此經(jīng)。
注釋參考
忉利
見“ 忉利天 ”。
諸天
(1).佛教語。指護(hù)法眾天神。佛經(jīng)言欲界有六天,se{1-1}界之四禪有十八天,無se{1-1}界之四處有四天,其他尚有日天、月天、韋馱天等諸天神,總稱之曰諸天?!堕L阿含經(jīng)》卷一:“佛告比丘, 毗婆尸菩薩 生時,諸天在上於虛空中,手執(zhí)白蓋寶扇,以障寒暑風(fēng)雨塵土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曇隆法師誄》序:“且三界迴沉,諸天倏瞬?!薄抖鼗妥兾膮R錄·頻婆娑羅王后宮綵女功德意供養(yǎng)塔生天因緣變文》:“人民歡喜皆稱嘆,諸天愛護(hù)讚精明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一:“法堂里擺列著諸天圣像。”《西游記》第十七回:“諸天遂來洞口報知?!?/p>
(2).指神界的眾神位。后泛指天界;天空。 唐 谷神子 《博異志·陰隱客》:“修行七十萬日,然后得至諸天,或 玉京 、 蓬萊 、 崑閬 、 姑射 。” 清 林則徐 《即目》詩:“不知身與諸天接,卻訝云從下界生?!?/p>
天鼓
(1).天神所擊之鼓。傳說云天鼓震則有雷聲?!妒酚洝ぬ旃贂罚骸疤旃?,有音如雷非雷,音在地而下及地。”《云仙雜記》卷九引 晉 葛洪 《抱樸子》:“雷曰天鼓,雷神曰雷公?!?唐 李白 《梁甫吟》:“我欲攀龍見明主,雷公砰訇震天鼓?!?明 田藝蘅 《留青日札·天鼓鳴》:“ 嘉靖 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時,天鼓震西北,俗云乾雷響。” 杜鵬程 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四章第二節(jié):“雷聲隆隆,好象誰在猛擊天鼓助威風(fēng)!”
(2).道家的一種法術(shù)。中央牙齒上下相叩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廣知》:“夫?qū)W道之人,須鳴天鼓以召眾神也。左相叩為天鐘,卒遇兇惡不祥叩之。右相叩為天磬,若經(jīng)山澤邪僻威神大祝叩之。中央上下相叩,名天鼓?!薄对企牌呋`》卷三一:“叩齒之法……中央上下相對相叩,名曰鳴天鼓?!?/p>
(3).星名?!稌x書·天文志上》:“河鼓三星,旗九星,在牽牛北,天鼓也?!?/p>
超升
超升 (chāoshēng) 佛教指人死后超脫凡塵,遷于極樂之世 jump promotion釋印肅名句,偈頌三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