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張九齡《荊州作二首》:
上帝臨下,鑒亦有光。
孰云陰騭,惟圣克彰。
六月徂暑,四郊愆陽。
我后其勤,告于壇場。
精意允溢,群靈鼓舞。
蔚兮朝云,沛然時雨。
雨我原田,亦既有年。
燭龍煌煌,明宗報祀。
于以助之,天人帝子。
聞詩有訓(xùn),國風茲始。
注釋參考
六月
《詩·小雅》篇名。序云:“《六月》, 宣王 北伐也。”《國語·晉語四》:“ 秦伯 賦《六月》?!?韋昭 注:“《六月》,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,復(fù) 文 武 之業(yè)?!缎⊙拧菲湓娫疲骸跤诔稣鳎钥锿鯂?。’二章曰:‘以佐天子?!略唬骸参渲?,以定王國。’此言 重耳 為君,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。”后多用以指衛(wèi)國定亂的正義之師?!稑犯娂そ紡R歌辭七·梁郊祀樂章》:“白日體無私,皇天輔有德。七旬罪已服,六月師方克?!?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於是竿木羣興,風云畢會,興六月之師,振九天之鋭?!?/p>
徂暑
(1).《詩·小雅·四月》:“四月維夏,六月徂暑。” 鄭玄 箋:“徂,猶始也,四月立夏矣,而六月乃始盛暑?!焙笠蛞苑Q盛暑。 晉 夏侯湛 《大暑賦》:“乃三伏相仍,徂暑肜肜。上無纖云,下無微風。扶桑赩其增燌,天氣曄其南升?!?唐 盧照鄰 《七夕泛舟》詩之一:“河葭肅徂暑,江樹起初涼?!?宋 蘇軾 《和連雨獨飲》詩之二:“清風洗徂暑,連雨催豐年?!?鄭澤 《答鈍根》詩之二:“余家 金華 麓,徂暑悲分影。炎囂信兩忘,但惜長途梗?!?/p>
(2).指季夏?!冻鯇W(xué)記》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《纂要》:“季夏亦曰徂暑?!?徐堅 注:“徂,往也,言暑始往也。”
(3).謂暑熱消逝。 唐 孫逖 《立秋日題安昌寺北山亭》詩:“徂暑迎秋薄,涼風是日飄。果林餘苦李,萍水覆甘蕉?!?/p>
四郊
四郊 (sìjiāo) 城市四周的地方;郊外 suburbs; outskirts 四郊農(nóng)事興,老稚迭歌舞?!懹巍洞河辍?h3>愆陽亦作“ 愆暘 ”。陽氣過盛。本謂冬天溫和,有悖節(jié)令。后亦指天旱或酷熱。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“夫冰以風壯,而以風出,其藏之也周,其用之也徧,則冬無愆陽,夏無伏陰?!?杜預(yù) 注:“愆,過也。謂冬溫?!薄兑葜軙r訓(xùn)》:“草木不黃落,是為愆陽;蟄蟲不咸俯,民多流亡?!?唐 白居易 《祈皋亭神文》:“去秋愆陽,今夏少雨,實憂災(zāi)沴,重困 杭 人?!?前蜀 杜光庭 《神仙感遇傳·釋玄照》:“今愆暘經(jīng)時,國內(nèi)荒饉,可致甘澤,以救生靈。” 明 劉基 《次韻石末公閔雨》:“豈意愆陽為沴氣,忽過炎夏到秋風?!?/p>
張九齡名句,荊州作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枕邊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