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徼不聞刁斗擊,北轅行見袞衣迎
出自宋代汪應(yīng)辰《陳經(jīng)略生朝四首》:
媯姓從來莫與京,傳家初不為金籯。
只今八桂蒼蒼處,倍覺中臺兩兩明。
南徼不聞刁斗擊,北轅行見袞衣迎。
定知天錫公難老,端與邦家立太平。
注釋參考
南徼
(1).南方邊陲;南部邊界。 唐 宋之問 《入瀧江》詩:“海窮南徼盡,鄉(xiāng)遠(yuǎn)北魂驚?!薄缎绿茣ぬ煳闹疽弧罚骸?江 源自南紀(jì)之首,循 梁州 南徼達(dá) 華陽 ,而與地絡(luò)相會?!?/p>
(2).指代南部邊境的少數(shù)民族或附屬國。 漢 馬融 《廣成頌》:“南徼因九譯而致貢,朔狄屬象胥而來同?!?/p>
刁斗
刁斗 (diāodǒu) 古代軍中白天來燒飯,晚上用來敲擊巡更的用具(銅制) pan北轅
(1).車向北駛;北行。 唐 杜甫 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》詩:“北轅就 涇 渭 , 官渡 又改轍?!?宋 蘇軾 《與程正輔提刑書》之二四:“且聞有北轅之耗,尤副卑望?!?明 李贄 《讀史·宋統(tǒng)似晉》:“ 徽 欽 雖北轅,與 懷 愍 青衣行酒,跣足執(zhí)蓋,實(shí)大逕庭。”
(2).北去的車駕。 宋 岳飛 《題驟馬崗》詩:“南服只今殲小丑,北轅何日返神州?!卑?,此借指 北宋 徽 欽 二帝。
袞衣
(1).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繪有卷龍的禮服?!兑葜軙な婪罚骸叭勺樱醴栆?,矢琰格廟。”《詩·豳風(fēng)·九罭》:“我覯之子,袞衣繡裳。” 毛 傳:“袞衣,卷龍也。” 陸德明 釋文:“天子畫升龍於衣上,公但畫降龍。”《舊唐書·后妃傳下·代宗睿真皇后》:“上太皇太后諡冊,造神主,擇日祔於 代宗 廟。其褘衣備法駕奉迎於 元陵 祠,復(fù)置於 代宗皇帝 袞衣之右。” 明 鄭若庸 《玉玦記·對策》:“日華浮動袞衣新,愿竭草茆忠悃。” 郭沫若 《行路難》下篇一:“啊,小鳥是用不著鼎食的,麋鹿是用不著袞衣的?!?/p>
(2).借指帝王或上公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梁三朝雅樂歌·俊雅》:“袞衣前邁,列辟云從?!?明 陸采 《明珠記·巡陵》:“立傍袞衣,滿身香氣;回瞻寶座,一朵紅云。”《再生緣》第四九回:“ 酈明堂 ,離坐三呼謝袞衣?!?/p>
汪應(yīng)辰名句,陳經(jīng)略生朝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