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孝祥《浣溪沙》:
已是人間不系舟。
此心元自不驚鷗。
臥看駭浪與天浮。
對月只應頻舉酒,臨風何必更搔頭。
暝煙多處是神州。
注釋參考
對月
(1).向月。 南朝 陳 張正見 《有所思》詩:“看花憶塞草,對月想邊秋?!?唐 李白 《將進酒》詩:“人生得意須盡歡,莫使金樽空對月。”
(2).滿月。 元 無名氏 《隔江斗智》第二折:“這對月之時,取 劉備 同小姐回門拜見老夫人來?!薄缎咽酪鼍墏鳌返谝换兀骸皩υ骂I(lǐng)了文憑,往東江米巷買了三頂 福建 頭號官轎,算計自己、夫人、 大舍 乘坐。”《歧路燈》第九九回:“房下有兩個小太太,上下不過二十三四天,俱生的是相公,那太爺就喜的了不成。不料這七天頭上,那個小相公是對月風,這個新小相公是七日風,一齊都害了撮口臍風?!?/p>
臨風
迎風;當風?!冻o·九歌·少司命》:“望美人兮未來,臨風怳兮浩歌。” 南朝 宋 謝莊 《月賦》:“臨風嘆兮將焉歇,川路長兮不可越。” 唐 杜甫 《與嚴二郎奉禮別》詩:“出涕同斜日,臨風看去塵?!?宋 范仲淹 《岳陽樓記》:“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,寵辱皆忘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?!薄端疂G傳》第三九回:“不覺酒涌上來,潸然淚下,臨風觸目,感恨傷懷?!?蘇曼殊 《寄調(diào)箏人》詩:“偷嘗仙女脣中露,幾度臨風拭淚痕。” 冰心 《寄小讀者》五:“我想起我的母親,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,臨風偷灑了幾點酸淚?!?/p>
何必
何必 (hébì)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;there is no need;why 何必去那么早搔頭
(1) [scratch one's head]∶撓頭,心緒煩亂或有所思的動作
(2) [hair clasp]∶古代指簪子
玉搔頭
詳細解釋(1).以指甲或他物爬搔頭部?!段骶╇s記》卷二:“ 武帝 過 李夫人 ,就取玉簪搔頭?!?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(jiān)李賓客一百韻》:“喚起搔頭急,扶行幾屐穿?!币嘁孕稳萁辜钡纳駪B(tài)。《黑籍冤魂》第七回:“只急得他亂跳,搔頭摸腦,沒有了法子。” 趙樹理 《老定額》:“他看見桌上的表已經(jīng)到十點四十分了,急得他一邊搔頭,一邊拔開筆趕緊在表上填那些算好了的數(shù)字?!?/p>
(2).簪的別稱。 漢 繁欽 《定情詩》:“何以結(jié)相於?金薄畫搔頭?!?唐 韓愈 《短燈檠歌》:“裁衣寄遠淚眼暗,搔頭頻挑移近牀。” 元 張雨 《東風第一枝·玉簪》詞:“蜻蜓飛上搔頭,依前艷香未歇?!?/p>
張孝祥名句,浣溪沙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