頗識門下士,略已聞其風
出自宋代陳師道《觀兗文忠公家六一堂圖書》:
生世何用早,我已后此翁。
頗識門下士,略已聞其風。
中年見二子,已復歲一終。
呼我過其廬,所得非所蒙。
先朝群玉殿,冠佩環(huán)群公。
神文煥王度,喜色見天容。
御榻誰復登,帝書元自工。
黃絹兩大字,一覽涕無從。
似欲托其子,天意人與同。
歷數(shù)況有歸,敢有貪天功。
集古一千卷,明明并群雄。
誰為第一手,未有百世公。
廟器刻科斗,寶樽蟠華蟲。
緬懷弁服士,酬獻鳴瑽瑢。
插架一萬軸,遺子以固窮。
素琴久絕弦,棋酒頗闕供。
向來一瓣香,敬為曾南豐。
世雖嫡孫行,名在惡子中。
斯人日已遠,千歲幸一逢。
吾老不可待,草露濕寒蛩。
注釋參考
門下士
(1).指門客。 唐 韓愈 《送陸暢歸江南》詩:“我實門下士,力薄蚋與蚊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十五:“邑志載:公被戮,其門下士拾骨葬此?!?/p>
(2).猶門生。 宋 蘇軾 《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》詩:“ 醉翁 門下士,雜遝難為賢?!?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十:“ 李屏山 晚年多疑畏,見后進中異常者,必摩撫之。 雷公 希顏 本其門下士,后見其鋒鋩氣勢,恐其害己,甚憚之?!眳⒁姟?門生 ”。
(3).學生,弟子。 宋 蘇軾 《<范文正公文集>敘》:“彼三杰(指 歐陽修 、 富弼 、 韓琦 )者,皆得從之游,而公獨不識,以為平生之恨,若獲掛名其文字中,以自托於門下士之末,豈非疇昔之愿也哉!” 清 劉大櫆 《贈大夫閔府君墓志銘》:“遂以授徒為生,教授宗黨及 前溪 、 潯川 閒。其門下士數(shù)十百人,經(jīng)其指畫,文辭學術(shù),莫不循循然有儒者之風。”
陳師道名句,觀兗文忠公家六一堂圖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皮瓣龍